[发明专利]内置式驱动机构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1320.8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薄涵亮;姜胜耀;张亚军;秦本科;王金海;赵陈儒;刘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琦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驱动 机构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驱动机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驱动机构内套上分别装配夹持缸、传递缸和提升缸,然后将提升缸引水管与提升缸进行连接,将传递缸引水管与传递缸进行连接,将夹持缸引水管与夹持缸进行连接,再分别对夹持缸引水管、传递缸引水管和提升缸引水管进行固定,从而形成内置式驱动机构。本发明装配方法简单、方便,不仅提高了装卸工作以及维修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保障装配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确保了组装后内置式驱动机构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驱动机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中,需要将驱动机构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高温、高压和辐照环境中,采用提升、传递、夹持三个水压缸次序驱动传递、夹持两套销爪机构运动,从而实现控制棒的步升、步降和落棒功能。
基于内置式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小型一体化水堆控制棒驱动线的特点,需要对内置式驱动机构进行安全、可靠的装拆操作。然而现有技术的内置式驱动机构装卸方式,装配操作不便,不仅降低了装配工作以及维修工作的效率,而且难以保障装配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影响了组装后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式驱动机构装配方法,能够保障装配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确保了组装后内置式驱动机构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式驱动机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一端套设夹持缸,并将所述夹持缸装配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内套上;
从所述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二端套设传递缸,并将所述传递缸装配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内套上;
从所述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二端套设提升缸,并将所述提升缸装配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内套上;
将提升缸引水管与所述提升缸进行连接,将传递缸引水管与所述传递缸进行连接,将夹持缸引水管与所述夹持缸进行连接,然后分别固定所述夹持缸引水管、所述传递缸引水管和所述提升缸引水管,形成内置式驱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一端套设夹持缸,并将所述夹持缸装配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内套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驱动机构内套上套装夹持缸定位件;
从所述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一端套装夹持缸弹簧,使所述夹持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缸定位件抵压接触;
从所述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一端套装夹持缸,使所述夹持缸弹簧位于所述夹持缸的夹持缸内套缸内部,且使所述夹持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缸内套缸的内部台阶抵压接触;
将所述夹持缸托起至安装位,然后将所述夹持缸与所述夹持缸定位件进行连接固定;
从所述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一端套设夹持连接套,将所述夹持连接套套装在所述夹持缸内套缸上;
从所述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一端依次套装夹持爪弹簧架、夹持爪弹簧和夹持套,并在所述夹持套上安装第一爪件;
在所述夹持连接套上套装夹持爪套,使所述夹持爪弹簧架、所述夹持爪弹簧、所述夹持套和所述第一爪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爪套的内部,并将所述第一爪件与所述夹持爪套进行连接;
在所述驱动机构内套第一端的端部安装限位堵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驱动机构内套的第一端套设夹持缸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驱动机构内套与所述夹持缸定位件进行预装配打孔;将所述夹持缸内套缸与所述夹持连接套进行预装配打孔;将所述夹持连接套与所述夹持爪套进行预装配打孔;将所述驱动机构内套与所述限位堵件进行预装配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