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79676.8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8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闫广宁;董永见;李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0 | 分类号: | B66C1/30;B66C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韩兵 |
| 地址: | 055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碳埚 碳碳埚吊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其包括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架第一端和第一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一支架第二端与所述钩吊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架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架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二支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活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能够解决单晶拆炉后,碳碳埚的快速吊取,以便于进行清扫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单晶硅制备生产过程中,通过CZ(Czochralski,CZ法)直拉法拉制完单晶,需要对热场进行清扫维护,保证再次拉晶的成晶情况。单晶拆炉后,碳碳埚温度在500℃左右。目前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维护:第一种,等待碳碳埚自然冷却后将碳碳埚取出清扫维护;第二种,通过碳碳工装卡住碳碳埚的外径,吊出碳碳埚,然后清扫维护。第一种方法费时较长,自然冷却大约需要40分钟,不仅影响拆炉时间,而且影响单晶产量。而由于目前为了使整体热场发挥到最优,碳碳埚与加热器的缝隙越来越少,第二种方法采用的碳碳工装不再实用,无法进行卡住吊出碳碳埚。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用于便捷的取出碳碳埚的新的碳碳工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吊取方法,能够解决单晶拆炉后,碳碳埚的快速吊取,以便于进行清扫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包括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架第一端和第一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一支架第二端与所述钩吊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架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架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二支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杆状结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数量均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T”字形结构件和焊接于所述“T”字形结构件两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弯曲以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T”字形结构件和焊接于所述“T”字形结构件两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弯曲以形成所述第二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板状结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具有一定弧度,以适配于碳碳埚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为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二加强件。
可选地,所述预定夹角为60-150°。
可选地,所述预定夹角为85°
可选地,所述钩吊部为吊环或吊钩,所述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采用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碳埚的吊取方法,采用如前所述的吊具进行吊取;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吊具放置于碳碳埚内;
通过挂钩钩住所述吊具的钩吊部;
提拉所述钩吊部,使得所述吊具的两端支撑于所述碳碳埚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