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脱氮装置和工艺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9663.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5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龚小芝;郦和生;孙杰;曹宗仑;杨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雷月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装置 工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脱氮装置和工艺及应用。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氨化反应池、好氧反应池、膜生物反应池和缺氧反应池,其中,所述氨化反应池用于进行氨化反应,所述好氧反应池用于进行第一硝化反应,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用于进行第二硝化反应,所述缺氧反应池用于进行反硝化反应。本发明装置简单,废水脱氮工艺简便,易于操作,总氮处理效率高,最终能够实现总氮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脱氮装置和工艺及应用。
背景技术
炼油及石化工业在大量用水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工业废水,针对目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这部分废水的处理与回用就显得十分必要。氮是石化废水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存在形式为:氨氮、有机氮、亚硝氮、硝氮。目前国内、外对废水排放或回用中氮指标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尤其欧洲对废水的氮、磷指标要求更严格,传统的老三套式(隔油、浮选、曝气)废水处理方法根本不能满足要求,许多国家都开始对污水脱氮技术进行开发研究以提高脱氮效率。
有机氮作为废水总氮的主要组成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直接影响总氮的达标排放。废水中有机氮的降解及其降解产生的氨氮的去除是有机氮废水处理的重点和难点。有机氮工业废水具有高CODcr、高总氮和水质变化大的特点,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在实际有机氮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若有机氮未能有效的在厌氧阶段氨化完全,则在好氧阶段将会继续发生氨化反应,最终可致出水总氮不达标。故我们需要采用一个高效稳定的有机氮氨化过程,提高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效率,也为后续达标排放提供更高的可行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废水脱氮的装置和工艺,与目前现有同等水平脱氮效率的装置和工艺相比,本发明装置简单,工艺简便,易于操作,总氮处理效率高,最终能够实现总氮达标排放。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顶部、侧面、左侧、右侧”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顶部、侧面、左侧、右侧;“中心、外部”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中心、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依次”、“前端”、“入口”、“出口”、“尾部”是指沿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依次、前端、入口、出口、尾部。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水脱氮的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氨化反应池、好氧反应池、膜生物反应池和缺氧反应池,其中,所述氨化反应池用于进行氨化反应,所述好氧反应池用于进行第一级硝化反应和/或亚硝化反应,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用于进行第二级硝化反应和/或亚硝化反应,所述缺氧反应池用于进行反硝化反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氨化反应池内设置1#机械搅拌桨。用以确保氨化反应池内的活性污泥、氨化细菌、粉末活性炭和废水的充分混合。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氨化反应池内设置1#pH探头和1#溶解氧探头。用于监测废水pH和溶解氧变化。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氨化反应池入口管线上设置与加药管线连通的管道混合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氨化反应池入口管线与1#加菌管线连通。通过1#加菌管线加入氨化细菌。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氨化反应池内设置1#曝气系统。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氨化反应池与废水源之间设置进水泵。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好氧反应池内设置竖向隔板,用于将好氧反应池内部分成上下连通的两个反应区。优选地,所述好氧反应池1/3~2/3处设置隔板,可将反应池体分成上下连通的两个反应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隔板靠近氨化反应池一侧设置2#曝气系统。优选地,所述隔板靠近氨化反应池一侧设置2#曝气系统,通过底部曝气形成内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光组件、反射式光源装置和灯具
- 下一篇:显示设备、文本纠错方法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