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7320.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7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大勇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E03F3/02;E03F3/04;E03F3/06;E03B7/02;E03F5/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恒 |
地址: | 1001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灌溉 排水管道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及施工方法,所述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包括灌溉管、排水管,灌溉管有若干个,灌溉管的右端均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一进水箱体相连通;排水管与灌溉管相对应设置,排水管与灌溉管之间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排水管左端通过第二分流管与第二进水箱体相连通,排水管右端均与汇流管相连通,汇流管通过汇流箱体与第一进水箱体相连通。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土地上进行挖沟操作,将第二分流管、排水管、汇流管放入深沟底部;S2、安装连接架、汇流箱体;S3、安装第二进水箱体;S4、对深沟进行覆土操作;S5、安装抽水水泵、过滤箱体以及第一进水箱体、灌溉管、第一分流管;S6、安装支撑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作物灌溉、排水降渍,一般需要分别埋设灌溉压力管道、排水暗管(渗管),令两者结合形成灌溉排水系统进行使用。其中,灌溉管道用于灌溉,排水管道用来除地下水,降低过高的地下水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虽然在预埋排水暗管时做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是仍然会因为长久时间积累或防护措施损坏导致排水暗管内出现泥土淤积,在泥土淤积过多时则严重影响了其排水效果,而对其进行清理需要重新将排水暗管挖出,其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灌溉排水系统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一种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包括灌溉管、排水管,灌溉管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灌溉管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灌溉管均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设置在土地上方,若干个灌溉管的右端均与第一分流管相连通,第一分流管顶端与第一进水箱体相连通;所述排水管有若干个且排水管与灌溉管相对应设置,排水管与灌溉管之间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若干个排水管均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设置在土地内,若干个排水管左端均与第二分流管相连通,第二分流管与设置在土地上方的第二进水箱体相连通,若干个排水管右端均与汇流管相连通,汇流管与设置在土地内的汇流箱体相连通,汇流箱体与第一进水箱体通过返流管道相连通,返流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管前后两侧等间距设置有灌溉通孔并通过灌溉通孔进行土地灌溉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管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并通过支撑组件与土地表面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弹性环、安装柱、套筒,安装柱底端套接在套筒顶端内侧且安装柱与套筒螺纹连接;套筒底端呈圆锥状插入土地内,安装柱顶端与弹性环底端固定连接,弹性环呈开口圆环状且开口朝上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包括导流件、顶环、无纺布,导流件呈半截圆管状,导流件上沿导流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顶环,顶环呈圆弧状设置在导流件上方,顶环的两端与导流件前后侧面固定连接,顶环外侧粘附有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返流管道上设置有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上下两端均与返流管道相连通,过滤箱体内设置有滤芯,过滤箱体一侧设置有连接口且连接口设置有可对连接口开启状态进行控制的开合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体位于汇流箱体与抽水水泵之间的返流管道上且过滤箱体位于土地上方。
一种一体化灌溉排水管道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土地上进行挖沟操作,将第二分流管、排水管、汇流管放入深沟底部;
S2、在排水管上安装连接架,在汇流管一侧设置汇流箱体并将两者相连通;
S3、在土地上方固定连接第二进水箱体并将第二进水箱体与第二分流管通过管道相连通,将汇流箱体与返流管道底端相连接;
S4、对深沟进行覆土操作,使其与地面相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大勇,未经杨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