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4624.1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军;王强;叶建扬;鲜平;吴杰;刘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博科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2 | 分类号: | E04H12/02;B32B1/08;B32B19/02;B32B19/06;B32B37/00;B32B37/06;C08L75/04;C08L27/16;C08K7/10;C08K3/22;C08K5/132;C08J5/04;B29C70/32;B29L3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孟仕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玄武岩 纤维 复合材料 电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包括电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杆本体(1)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呈中空的圆台体,所述电杆本体(1)包括内结构层(2)、防护层(3)和防滑层(4),所述内结构层(2)、防护层(3)和防滑层(4)由内至外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结构层(2)的厚度为6.30mm~6.6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3)的厚度为2.16mm~2.2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3)至少为2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4)的厚度为0.90mm~0.95mm。
6.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准备:玄武岩纤维先在温度为120℃~140℃的条件下干燥3小时~4小时,然后在聚氨酯树脂中浸渍,得到原料A;其中,浸渍温度为20℃~25℃;
步骤二、缠绕:步骤一中得到的原料A采用连续缠绕法先在芯轴上缠绕形成内结构层(2),然后在原料A中加入防紫外线剂,继续缠绕形成防护层(3),最后在原料A中加入耐磨剂,继续缠绕形成防滑层(4),得到电杆坯体;其中,防紫外线剂占原料A质量的1.8%~2.2%,耐磨剂占原料A质量的2.5%~3.5%;
步骤三、固化成型:步骤二中得到的电杆坯体以10℃/min~20℃/min的速率加热至温度为145℃~185℃,并在温度为145℃~185℃的条件下固化2小时~3小时,然后利用水压装置将固化后的电杆坯体从芯轴上脱模,最后经切割、打孔、安装脚踏得到所述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玄武岩纤维与聚氨酯树脂的质量比为2.0~2.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抗紫外线剂为纳米氧化锌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按质量比0.5:3组成的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电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耐磨剂为聚偏氟乙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博科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博科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4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土壤检测取样装置
- 下一篇:用于影像引导的穿刺定位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