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无线通信功能的验电器、绝缘杆及验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3312.9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童歆;张致;李进扬;贺家慧;张露;王永勤;鲍超斌;杨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启亦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G06K7/1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功能 验电器 绝缘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无线通信功能的验电器、绝缘杆及验电系统,该验电器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前端的探测头、设于外壳的第一主控制器、与第一主控制器连接的电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报警模块、RFID识别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位于探测头内,第一主控制器用于根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判断待测目标是否带电,RFID识别模块,用于读取安装于绝缘杆上的RFID电子标签中电子标签信息,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绝缘杆发送的无线控制信号,无线控制信号包括绝缘杆的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控制命令,控制命令用于控制验电器的操作。本发明无需将验电器从绝缘杆上取下再进行操作,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验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无线通信功能的验电器、绝缘杆及验电系统。
背景技术
验电器是用来检查电力线路和电力设备是否带电的工具,因其形状像笔,有时称为验电笔。在电力行业中,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前,需要使用验电器确认设备不带电,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
目前,对传统伸缩式验电笔的验电操作,主要是在于人工操作验电笔自身的机械按钮,例如按压传统验电笔的自检按钮进行自检操作。一般规定,使用验电操作前需要对验电笔进行自检,因此使用起来操作较为麻烦。对于高压线路验电,为保证安全,需要采用绝缘杆将验电笔伸入被测线路和设备上进行验电,每次验电前,都需要用人工手动按一下按钮,检查验电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特别是在电线杆上挂接地线操作时,每装一个接地线都要将验电器收回来用人工用手动按一下验电器是否正常才能使用,这种验电方式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功能单一。
而且,某些验电笔带档位切换功能,在切换验电笔档位时(如220V档,10kV档,110kV档…),也需要将验电笔从绝缘杆远端收回,人工按压验电笔机械按钮进行换挡操作,使用过程多有不便。
另外,现有的验电器一般为一体式伸缩验电器,其验电头与绝缘杆为整体,不便拆卸。这样的设计在测量220V档位时,即此等电压等级不需要使用绝缘杆时,此验电头与绝缘杆一体式设计显得笨重而多余,不方便人员灵活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无线通信功能的验电器、绝缘杆及验电系统,通过验电器、绝缘杆的可拆卸式连接以及无线通信和RFID识别功能的设置,无需将验电器从绝缘杆上取下再进行操作,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也提升了现场的操作效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无线通信功能的验电器,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前端的探测头、设于外壳的第一主控制器、与第一主控制器连接的电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位于探测头内,第一主控制器用于根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判断待测目标是否带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主控制器连接的RFID识别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RFID识别模块,用于读取安装于绝缘杆上的RFID电子标签中电子标签信息,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包括绝缘杆的唯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验电器配套使用的绝缘杆通信连接,接收绝缘杆发送的无线控制信号,所述无线控制信号包括绝缘杆的唯一标识信息以及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验电器的操作;
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无线控制信号,当无线控制信号中的绝缘杆的唯一标识信息与RFID识别模块扫描所得绝缘杆的唯一标识信息一致时,根据无线控制信号中的控制命令控制验电器进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灯光报警模块和声音报警模块,当第一主控制器根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判定待测目标带电时,通过灯光报警模块和声音报警模块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命令包括验电器进行自检操作或档位切换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启亦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启亦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