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预防或缓解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1999.2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龙;雷群;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玉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9/14;A61P37/04;A61P29/00;A61K35/32;A61K35/50;A61K35/5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王笑康;陈悦军 |
地址: | 12300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预防 缓解 微循环 障碍 引起 疾病 中药 组合 | ||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治疗、预防或缓解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服用方法和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组成,所述第一组合物通过将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用水提取制成:白术5‑10份,茯苓10‑15份,薏苡仁15‑30份,茵陈10‑15份,牡丹皮5‑10份,陈皮6‑12份,熟地黄10‑15份,山茱萸5‑10份,车前子5‑10份,肉桂1‑2份,山药15‑30份,牛膝5‑10份,五味子5‑15份;所述第二组合物通过将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粉碎并混合制成:紫河车1‑2份,鹿角5‑15份,鳖甲5‑15份,玄参10‑15份,人参30‑50份,白术40‑50份,白芍40‑50份,酸枣仁10‑15份,枸杞子10‑15份,麦冬10‑15份,熟地黄150‑200份,砂仁1‑2份,地骨皮60‑80份,当归5‑15份,黄芪5‑15份,栀子5‑10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治疗、预防或缓解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服用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人的健康出现问题,往往是受风、寒、湿、暑、燥、热等邪的因素影响,病久就会进入膏肓、骨髓或脑中,这些均是引发的微循环障碍所致。成病非一朝一夕,则治病亦非一日治愈。“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必须常服汤药于日常生活中。药量也是非数十剂或数十斤不能奏效。
微循环障碍被医学界称为“百病之源”。亚健康状态的产生与微循环障碍有关,主要是血液在流经微血管速度减慢、血流不畅,致使营养物质交换不全,代谢产物瘀积不出,结果便引起了身体上的各种不适。中医理论亦认为:“血流如水是活血,血流不畅要活血化瘀”。因此,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说,虽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应从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状态来加以防治,以避免由亚健康转向不健康,即疾病的发生。人体中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就叫做微循环。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
人体单纯靠心脏的收缩力量不能将血液直接灌注到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细胞,必须靠微循环将血液进行第二次调节、第二次灌注,所以在医学上把微循环比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微循环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物质交换的场所。二是调节血流和血量。微循环的血管数量极多、容量很大。改变这个血库的容血量,就可以调节全身的循环血量和静脉的回心血量。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比如人体的衰老、肿瘤的形成、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风湿病以及其他疾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障碍及其引起的疾病不是短时间发生的,而是积年累月、积劳成疾形成的。不是单个脏器的问题,而是五脏六腑整体出现问题。治疗微循环障碍和癌症需要通过治疗和调理五脏六腑,由此提高人的精、气、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使人获得真正的健康状态。依照《皇帝内径》,“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新……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养尽之。”故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治疗微循环障碍和癌症是最佳的方法。
《吕氏春秋》尽数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中药能够去除微循环障碍。因此,目前亟需能够有效治疗、预防或缓解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是能够长期服用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配方。
发明内容
本申请依据中医理论,对先天之本扶正,对后天之本祛邪,一通二利三补,即一通气血津液,二利大小便,三补为补气补精。由此,本申请提供中药组合物,其既是药品、有可为保健品、也可作为食品(例如药膳),所用药材均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的中药饮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玉龙,未经黄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1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