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胺化生产尾气中回收溴素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1985.0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黎;刘涛;邴亚芬;杨渐飞;孙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9 | 分类号: | C01B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1603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生 尾气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化生产尾气中回收溴素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回收塔、第二回收塔、风机、烟囱,第一回收塔与第二回收塔质检设置有连接管,第二回收塔与风机之间由设置的排气管链接,第一回收塔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第二回收塔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与第一回收塔、第二回收塔之间由设置的循环管连接,第一循环泵与第二循环泵的入口处设置有循环液支管,循环液支管与设置的循环液主管连接,第一回收塔与第二回收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体分布层、第二液体分布层,第一液体分布层、第二液体分布层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第一回收塔的下部设置有进气管,该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与现有生产线设备兼容,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溴素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胺化生产尾气中回收溴素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溴素是化工行业的一种重要材料,主要用作制取溴化物,广泛应用于高效阻燃剂、制冷剂、石油完成液、医药、燃料中间体及化学试剂等领域。溴素在极易挥发,被人吸入会对人体呼吸器官灼烧,严重的可以致人窒息,如果飘逸到花草树木当中,会对其快速灼烧,很枯萎死掉。盐酸金刚烷胺生产过程中,较常用的工艺是:金刚烷经溴化、胺化、成盐三步反应。其中溴化通常用溴素与金刚烷直接反应。在这一溴化操作过程中,为了使反应更彻底,需要溴素大比例过量,反应结束后又需要将剩余的溴素蒸除,副产溴化氢中和处理。蒸除大量溴素和反应生成的副产溴化氢须中和处理,溴素耗量大,成本高;中和处理尾气产生的废盐较多,环保费用较高;原工艺在加料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静态吸收,回收物料氢溴酸的含量较低,成本较大。使用动态循环吸收后,提高了回收副产品氢溴酸的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胺化生产尾气中回收溴素的装置及方法,其应用时通过回收塔与循环泵将需要处理的尾气与循环液相互吸收,由原来静态吸收更改为动态循环吸收,原静态吸收时,回收副产品氢溴酸的含量在20%左右,使用动态循环吸收后,回收副产品氢溴酸的含量在45%-50%之间,提高了氢溴酸的含量,降低了溴的浪费也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胺化生产尾气中回收溴素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回收塔、第二回收塔、风机、烟囱,所述第一回收塔与第二回收塔质检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第二回收塔与风机之间由设置的排气管链接,所述第一回收塔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回收塔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与第一回收塔、第二回收塔之间由设置的循环管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与第二循环泵的入口处设置有循环液支管,所述循环液支管与设置的循环液主管连接,所述第一回收塔与第二回收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体分布层、第二液体分布层,所述第一液体分布层、第二液体分布层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回收塔的下部设置有进气管。
进一步的,一种胺化生产尾气中回收溴素的装置及方法,所述第一回收塔与第二回收塔设置为搪玻璃材质制成的回收塔。
进一步的,一种胺化生产尾气中回收溴素的装置及方法,所述循环液主管中输送的循环液为有机溶剂和水两相回收液,所述有机溶剂和水两相回收液由设置的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输送至回收塔的顶部后通过第一液体分布层、第二液体分布层均匀分布在回收塔的内部。
进一步的,一种胺化生产尾气中回收溴素的装置及方法,所述-第一液体分布层与第二液体分布层上均匀设置有漏液孔,所述-第一液体分布层与第二液体分布层上设置的漏液孔错位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1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