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展开的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1775.1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杭磊;刘则良;窦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08 | 分类号: | H01Q1/08;H01Q1/12;H01Q1/22;H01Q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25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蜗轮 蜗杆 传动 展开 天线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展开的天线结构,结构,包括安装基座,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安装基座上的2个蜗轮和1个蜗杆,分别设置在2个蜗轮上的天线单元,所述蜗杆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联接,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支撑杆及天线,所述天线支撑杆一端固定在蜗轮上,另一端与天线固定,且天线支撑杆随着蜗轮蜗杆运动从竖直状态展开至水平状态,所述蜗轮对称设置在蜗杆两侧。本发明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同步性与稳定性好、转动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载设备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展开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军事对抗的提高,各种制导武器系统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弹载设备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对于弹载设备,其体积、重量均有严格限制,同时对设备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及抗振要求也非常严苛。
某弹载设备主要用于弹道导弹的突防任务,其体积小、重量轻,需要实现多频段同时工作、同频段收发同时工作,具有4个发射天线与2个接收天线。该弹载设备通过母弹在弹道中段预定位置抛投,以伴随的方式随着母弹伴飞,对敌方雷达进行伴随式主瓣干扰,形成多个逼真假目标,掩护母弹突防。设备在弹道内部时,其外形结构不得超出弹道尺寸;设备被抛投后,左右两侧的接收天线需从设备内部的竖直状态展开到水平状态,且两者间距不得小于规定值,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稳定工作,可通过旋转传动机构实现天线的展开。
一般的旋转传动机构可采用扭簧机构或者一般齿轮机构。扭簧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但是对于载荷较大的设备,扭簧的扭力不足、可靠性不高、展开后的稳定性差,并且难以实时控制扭簧机构的运动情况,可操作性差。齿轮机构传动平稳、可靠性高,但是由于弹载设备的空间较小,为了提高设备有效空间,驱动电机的体积严重受限,电机输出扭矩很小,而设备的转动载荷较大,因此齿轮机构需要很大的传动比,即需要设计多级齿轮才能实现天线的转动。而采用多级传动的齿轮机构结构复杂,设计要求高,占用空间大;同时齿轮机构没有自锁功能,展开后的天线在高速飞行过程中难以保持稳定状态,因此齿轮机构不适用于该弹载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展开的天线结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展开的天线结构,包括安装基座,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安装基座上的2个蜗轮和1个蜗杆,分别设置在2个蜗轮上的天线单元,所述蜗杆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联接,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支撑杆及天线,所述天线支撑杆一端固定在蜗轮上,另一端与天线固定,且天线支撑杆随着蜗轮蜗杆运动从竖直状态展开至水平状态,所述蜗轮对称设置在蜗杆两侧。
优选地,所述蜗轮包括1个蜗轮主体和蜗轮安装轴,天线单元通过蜗轮主体与蜗轮安装轴之间的紧固螺栓固定在蜗轮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蜗轮主体采用扇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在安装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天线支撑杆的安装孔采用腰形孔。
优选地,所述天线支撑杆内部设置电缆走线槽,电缆在走线槽内走线,并通过电缆压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蜗轮、蜗杆及驱动电机具有自锁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在电机输出扭矩较小、空间尺寸受限、载荷较大的情况下,若用齿轮传动,需要多级传动才能实现该传动比,而蜗轮蜗杆无需多级传动即可实现,其传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在实现功能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释放可利用的空间;
(2)同步性与稳定性好、转动精度高:一个蜗杆带动两个参数相同的蜗轮同时转动,保证传动机构的同步性;两个蜗轮及负载在蜗杆两侧对称安装,并且质心在蜗杆的轴线上,保证设备在空中的稳定性;步进电机直接驱动蜗杆转动,可精确地控制蜗杆的转动圈数,保证了负载的转动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未经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1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