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9532.4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1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C21D9/52;C22C21/02;C22C21/08;C22F1/043;C22F1/047;B21B3/00;B21B37/16;B21B37/56;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 铸轧高 性能 xxx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
按照下述化学成分冶炼,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Si:0.5~1.5%,Mg:0.1-2.0%,Fe:0.1-1.0%,Mn:0.05~0.5%,Cu:0.02~0.2%,其余为Al和其它不可避免杂质;且,单个杂质含量≤0.05%,合计杂质含量≤0.15%;
2)静置、脱气、过滤
将冶炼好的铝合金液导入静置炉中静置,经流槽输送到前箱,随后进行脱气、过滤;导入静置炉中的铝合金液温度为780~850℃;
3)喷射沉积、连铸
采用惰性气体将铝合金液雾化成细小的熔滴,熔滴沉积在双辊表面,采用双辊薄带连铸,获得厚度为2~6mm、宽度为1000~2200mm的铝合金铸带;惰性气体压力为0.8~2.0MPa,铝合金铸带温度为550~600℃,结晶辊直径为400~800mm,结晶辊内部通水冷却,铸机浇铸速度为20~80m/min;
4)冷却
铝合金铸带从铸机出来后经水淬冷却到410~510℃;
5)第一次热轧
冷却后的铝合金铸带经夹送辊、切头处理后送至轧机,进行第一次热轧,第一次热轧温度为380~480℃,第一次热轧压下率≤50%;
6)冷却、第二次热轧
第一次热轧后的铝合金板带进行风冷或水冷,随后进行第二次热轧,
第二次热轧温度为280~420℃,第二次热轧压下率≤60%;第二次热轧后铝合金板带的厚度为0.3~4mm;
7)卷取
第二次热轧后的铝合金板带经夹送辊送至卷取机进行卷取,卷取温度为200~370℃;
8)后处理
铝合金板带卷取后依次进行固溶热处理和淬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熔滴为固态、半固态或液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8)所述淬火后依次进行时效和烤漆工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时效为人工时效或自然时效或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其中人工时效温度为90~200℃,时间为25~120min,自然时效时间为25~35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烤漆温度为150~220℃,时间为20~50min。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烤漆后进行额外人工时效,额外人工时效温度为90~200℃,时间为25~120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8)中,所述固溶热处理温度为500~560℃,时间为8~5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8)中,所述淬火后铝合金板带温度为室温到12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8)后处理工序前还可以对铝合金板带进行离线冷轧、张力矫直、切边、平整、表面检查、板形检查工序中的一种或多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铸轧高性能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喷射沉积雾化喷嘴为狭缝式线性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95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