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9891.1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6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乔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禹峰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千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3 | 代理人: | 吴小丽;吴红斐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升降 轨道 搬运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包括第一框架模组、第二框架模组、升降机构;第一框架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行走轮;第二框架模组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行走轮;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框架模组相对于第二框架模组上下移动;第一框架模组向上移动至第一高度时,第一行走轮的最低点高于第二行走轮的最低点;第一框架模组向下移动至第二高度时,第二行走轮的最低点高于第一行走轮的最低点。本发明设有两个方向的行走轮,且利用巧妙的机械结构,实现了两个方向的行走轮悬空和落地的切换,方便地实现了不同方向上的转向行走。本发明将各个结构模块化,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组装难度和加工成本,提高了搬运车的整体性能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搬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
背景技术
货架自动化立体仓库,简称“立体仓库”。一般是指采用几层、十几层乃至几十层高的货架储存单元货物,用相应的物料搬运设备进行货物入库和出库作业的仓库。由于这类仓库能充分利用空间储存货物,故常形象地将其称为“立体仓库”。
目前,智能工厂中,通常采用的物料搬运设备为轨道搬运车及其配套设备,通过轨道搬运车可以实现自动化搬运,如此能大幅减少人工成本及运营成本,增加仓库储位。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现有的轨道搬运车使用的机械结构,由很多很多零件组成,成本高,组装难度大,安装繁琐,加工和安装效率低。
2、现有的轨道搬运车往往采用液压顶升方式,但是通过液压缸顶升后,轨道搬运车在移动过程中会出现漏油现象。
3、现有的轨道搬运车往往只设置有用于沿单一方向运行的行走轮,难以实现在第二方向上的行走,灵活性有待提高。
4、现有的轨道搬运车的传动轮之间一般采用橡胶皮带传动,当搬运车应用于冷库等环境时,橡胶皮带容易脆化,使得轨道搬运车的寿命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轨道搬运车零件太多、组装和维修困难、漏油、灵活性低、寿命短等技术问题,将搬运车的结构模块化,减少了组装和维修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通过钢制齿轮箱替代皮带,适用于冷库,提高了轨道搬运车的使用寿命,利用偏心盘实现顶升,解决了液压顶升方式的漏油问题,提高了轨道搬运车的整体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包括第一框架模组、第二框架模组、升降机构;
第一框架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行走轮;
第二框架模组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行走轮;
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框架模组相对于第二框架模组上下移动;第一框架模组向上移动至第一高度时,第一行走轮的最低点高于第二行走轮的最低点;第一框架模组向下移动至第二高度时,第二行走轮的最低点高于第一行走轮的最低点。
该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第二框架模组的上下高度,可以使得第一框架模组向上移动至第一高度时,第一行走轮的最低点高于第二行走轮的最低点,即第二行走轮着地而第一行走轮悬空,可以实现升降式轨道搬运车沿第二方向行走;而第一框架模组向下移动至第二高度时,第二行走轮的最低点高于第一行走轮的最低点,即第一行走轮着地而第二行走轮悬空,可以实现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沿第一方向行走。这样,方便地实现了模块化升降式轨道搬运车在不同方向上的转向行走。
较佳地,升降机构包括主偏心盘和与主偏心盘连接的第一凸轮随动器,第一框架模组还包括顶升梁,顶升梁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第一凸轮随动器穿设于第一腰型孔中,主偏心盘旋转以通过第一凸轮随动器带动顶升梁上下移动;
第一行走轮跟随顶升梁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禹峰,未经乔禹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9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