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发梳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6410.1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松;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A61N5/06;A61H15/02;A45D24/10;A45D24/2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汪海琴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发 | ||
本申请适用于梳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生发梳,包括:主机上设有能够被接触的第一导电件;控制板设于主机内且电连接于第一导电件;梳齿机构包括多个金属梳齿,金属梳齿电连接于控制板;激光发生器设于主机上且电连接于控制板,激光发生器用于照射人体头皮;第一导电件通过控制板与金属梳齿电连接,人体手部与第一导电件接触且金属梳齿接触人体头皮时,人体手部、第一导电件、控制板、金属梳齿以及人体头皮形成微电流回路;控制板能够根据是否检测到微电流或流经控制板的微电流变化以控制激光发生器开启或关闭。激光发生器在金属梳齿梳头时开启,在不接触时关闭,防止激光发生器在不需要使用时误开而导致伤害人体的眼睛,提高生发梳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梳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发梳。
背景技术
目前,脱发已经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个人形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发治疗技术和手段也不断发展,生发梳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目前的生发梳通常配合红光激光使用,红光激光通过一定波长的低能量激光(一般医用级的是650nm波长)穿透人体头皮的皮层细胞,对细胞产生一些有利刺激,促进头发新生。需要说明的是,生发梳使用的红光激光灯通常为ClassⅢA级,输出功率1-5mW,ClassⅢA为可见光的连续激光,通常1mW的激光会导致晕眩无法思考,1-5mW的激光束,在光束内观察,可能造成暂时性失明,长时间直视红光激光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更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用远望设备观察激光,调焦大小会增大对眼睛伤害的危险。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生发梳的红光激光一般是通过距离传感器的感应来实现开启或关闭,使用者近距离面对距离传感器时,红光激光开启,容易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伤害;另外,距离传感器容易造成红光激光的误开,导致耗电量较大,不利于生发梳的长时间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生发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生发梳的红光激光容易导致使用者的眼睛受伤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生发梳,包括:
主机,其上设有能够被接触的第一导电件;
控制板,设于所述主机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
梳齿机构,包括多个金属梳齿,所述金属梳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激光发生器,设于所述主机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所述激光发生器用于照射人体头皮;
所述第一导电件通过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金属梳齿电连接,人体手部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且所述金属梳齿接触人体头皮时,人体手部、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控制板、所述金属梳齿以及人体头皮形成微电流回路;
所述控制板能够根据是否检测到所述微电流或流经所述控制板的所述微电流变化以控制所述激光发生器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设有:
微控制单元;
微电流检测单元,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所述金属梳齿;
激光控制电路,电连接于所述微控制单元及所述激光发生器,并能够控制所述激光发生器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内设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形成导电回路;
所述微电流回路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所述控制板检测所述第二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以控制所述激光发生器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梳齿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主机上的储液箱;所述金属梳齿用于导出所述储液箱内的生发液,且多个所述金属梳齿间隔分布于所述储液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