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捷的尾纤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1518.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彭雪占;张琪;吕毅;李慧;武海涛;车晓晓;李宏龙;姚小倩;付小霞;韩伟;李焕超;季勇;宁玉波;刘立党;李振全;吕海芳;初君宝;马佳奎;宋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邑市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B65D25/10;B65D25/02;B65D25/52;B65D8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61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收纳 装置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便捷的尾纤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设置于所述收纳箱内的支撑柱以及线盘,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通过轴套转动设有至少一个线盘,所述线盘呈圆台状,所述线盘的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呈螺旋线状的导向条,所述轴套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条匹配的滑槽,所述导向条的下端连接有设置于第一支撑柱上的限位板,所述导向条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轴套的高度。不同规格及不同长度的尾纤盘绕在线盘上合适的凹槽内,以便于进行分类存放及快速取用,线盘随轴套在第一支撑柱上沿导向条转动,线盘旋转至收纳箱外后,通过限位板对轴套支撑限位,以便于进行尾纤的存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收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捷的尾纤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通信领域高速发展,通信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作业项目越来越多,在现场工作中,通信设备连接需使用大量尾纤,但剩余尾纤或多余长度尾纤储存不便,目前使用的储存装置是将所有尾纤缠绕在一起,如需再次使用,需将所有重叠尾纤取出,捋顺顺序,严重影响施工时间,而且尾纤重叠在一起寻找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电力通信施工过程中尾纤存储及再次取用时不便的使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捷的尾纤收纳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便捷的尾纤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设置于所述收纳箱内的支撑柱以及线盘,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通过轴套转动设有至少一个线盘,所述线盘呈圆台状,所述线盘的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呈螺旋线状的导向条,所述轴套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条匹配的滑槽,所述导向条的下端连接有设置于第一支撑柱上的限位板,所述导向条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轴套的高度。不同规格及不同长度的尾纤盘绕在线盘上合适的凹槽内,以便于进行分类存放及快速取用,线盘随轴套在第一支撑柱上沿导向条转动,线盘旋转至收纳箱外后,通过限位板对轴套支撑限位,以便于进行尾纤的存取。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凹槽的底面呈下凹的弧形面。通过凹槽内弧形底面可对盘绕的尾纤提供一个承托收纳空间,防止尾纤盘绕多圈后,外圈尾纤出现向下的滑脱。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支撑柱还包括圆柱型的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通过卡扣与所述线盘相连,所述卡扣和轴套对称设置于所述线盘的下部。卡扣扣合在第二支撑柱上,以对收纳进收纳箱的线盘进行位置辅助固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卡扣呈口小、内部大的U型,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有卡接于卡扣内的锁紧部,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卡扣相适应。通过锁紧部提高U型卡扣卡合的牢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锁紧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横截面面积。锁紧部下方与第二支撑柱连接部分会有一个凸台,通过凸台对卡扣进行辅助承托。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线盘底面设有托盘,所述卡扣和轴套对称设置于所述托盘上。通过托盘增加对盘绕尾纤的承托,防止尾纤在多圈盘绕后向下掉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轴套和卡扣分别通过加强筋与所述托盘底面相接。通过加强筋增加轴套及卡扣与托盘连接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收纳箱侧壁上设有箱门和把手,所述箱门侧开于所述收纳箱侧壁上,所述把手对称设置于所述收纳箱侧壁的上部。通过把手便于对收纳箱搬运移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同规格及不同长度的尾纤盘绕在线盘上合适的凹槽内,将不同规格,不同长度的尾纤进行分类缠绕存放,提高盘绕后的归整,以便于进行分类存放及快速取用,线盘随轴套在第一支撑柱上沿导向条转动,线盘旋转至收纳箱外后,通过限位板对轴套支撑限位,以便于进行尾纤的存取,缩短捋线的消耗时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邑市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邑市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