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热熔盐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0114.0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韩围棋;丁晓彬;侯涛;徐文文;杨天育;朱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6 | 分类号: | F22B1/06;F22B31/08;F24H7/00;F24H9/18;F28D20/00;H05B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热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热熔盐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盐液箱;至少一组熔盐电极,每组熔盐电极包括多个熔盐电极箱,所述多个熔盐电极箱设置在比盐液箱高的位置;至少一组进电极绝缘管道;至少一组出电极绝缘管道;至少一个连接管道;至少一个熔盐循环泵,其设置在连接管道中;以及电源装置,其包括多相交流电并且多相交流电的相数与多个熔盐电极箱的数量相同,电源装置的多相交流电的每一相电连接至多个熔盐电极箱中相应的一个熔盐电极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盐加热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使用电极加热熔盐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熔盐是一种流动性极好的传热和储热介质,具有蒸汽压低、适用温度范围宽、化学性质稳定、热容量大、不燃烧、廉价易制取等特点,在储热领域尤其是中高温储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熔盐电加热多是采用电热棒通过热传导的间接方式加热,电热丝的工作温度越高使用寿命越短,电热丝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越好传热就越差,所以不利于在熔盐的高温大功率电加热中应用。
电极式加热方法是电流直接通过熔盐产生热,熔盐自身就是发热体,不存在间接加热带来的问题,但由于熔盐具有很高的电导率,以往的电极加热技术手段都无法将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难以避免电极材料的腐蚀和熔盐电解。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电极加热熔盐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能够成功解决在任意电压下的各种离子导体中实现电极低电流密度工作的技术的难题,不仅适用于熔盐电极式加热,也适用于其他具有流动性的离子导体的电极式加热,利用本发明可以设计制造适用于各种电压范围的各种功率大小的熔盐电加热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热熔盐的装置,其包括:盐液箱;至少一组熔盐电极,每组熔盐电极包括多个熔盐电极箱,多个熔盐电极箱设置在比盐液箱高的位置;至少一组进电极绝缘管道,每组进电极绝缘管道中管道的数量与每组熔盐电极中多个熔盐电极箱的数量相同,进电极绝缘管道的第一端流体连通至多个熔盐电极箱中相应的一个熔盐电极箱,进电极绝缘管道的第二端流体连通至连接管道,以使得熔盐能够流动通过进电极绝缘管道;至少一组出电极绝缘管道,每组出电极绝缘管道中管道的数量与每组熔盐电极中多个熔盐电极箱的数量相同,出电极绝缘管道的第一端流体连通至多个熔盐电极箱中相应的一个熔盐电极箱;出电极绝缘管道的第二端流体连通至盐液箱,以使得熔盐能够流动通过出电极绝缘管道;至少一个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数量等于进电极绝缘管道的组的数量,连接管道的第一端流体连通至进电极绝缘管道的第二端,连接管道的第二端流体连通至盐液箱;至少一个熔盐循环泵,所述熔盐循环泵设置在连接管道中,并用于将盐液箱中的熔盐泵送到熔盐电极箱;以及电源装置,其包括多相交流电并且多相交流电的相数与多个熔盐电极箱的数量相同,电源装置的多相交流电的每一相电连接至多个熔盐电极箱中相应的一个熔盐电极箱。
在上述的用于加热熔盐的装置中,每组熔盐电极的多个熔盐电极箱为三个,多相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每组进电极绝缘管道包括三条进电极绝缘管道,每组出电极绝缘管道包括三条出电极绝缘管道。
在上述的用于加热熔盐的装置中,每组进电极绝缘管道中各个管道内流动的熔盐产生电阻值相同的第一电阻值电阻,每组出电极绝缘管道中各个管道内流动的熔盐产生电阻值相同的第二电阻值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0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