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抑制食蟹猴疟原虫生长的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8362.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程洋;沈飞虎;付海田;雷瑶;陆佳晨;杨博;徐琴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70;C12N1/21;C07K16/20;A61K39/395;A61K39/015;A61P33/0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抑制 食蟹猴 疟原虫 生长 抗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抑制食蟹猴疟原虫生长的抗体,属于寄生虫学与免疫学领域。所述的抗体由PvMSP8+1重组蛋白制备,所述的PvMSP8+1重组蛋白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8(PvMSP8)和1的C末端(PvMSP1‑19)组成的融合蛋白。在体外生长抑制试验中,PvMSP8+1抗体显示出了比PvMSP8和PvMSP1‑19单抗原抗体更为优越的抑制效果。这为人们在研制多抗原疟疾疫苗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外抑制食蟹猴疟原虫生长的抗体,属于寄生虫学与免疫学领域。
背景技术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其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疟疾患者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患者继之会出现贫血和脾肿大等相关并发症,严重者会引发凶险型疟疾甚至导致死亡,不仅对人体造成严重的身心损害,也加重了全球的经济负担。疟疾主要有疟原虫感染引起,能够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5种,其中间日疟原虫是除非洲地区外分布最广的疟原虫,致病性也较为严重。由于疟原虫的变异性和抗药性的出现,研发一种多抗原疫苗以提高单抗原疫苗的效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且间日疟原虫不可以在体外长期培养,这严重限制了对于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将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8(PvMSP8)的碳末端和1的碳末端(PvMSP1-19)融合成为一种新型嵌合蛋白PvMSP8+1。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食蟹猴疟原虫(P.cynomolgi)是间日疟原虫的姊妹分类群,具有相似的表型,生物学和遗传特征,因此是研究间日疟原虫的理想体外模型。因此选择食蟹猴疟原虫作体外研究模型以评估PvMSP8+1特异性抗体抑制疟原虫生长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为人们在研制血液阶段疟疾疫苗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体外抑制疟原虫生长的抗体的抗原,所述抗原为由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8(GeneID:5472441)的部分C末端(PvMSP8)和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C末端19kDa部分通过中间连接肽融合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8的GeneID为5472441;所述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GeneID为5474133。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连接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GGGSGGGGSGGGGSGGGGSGGGGS。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所述抗原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表达所述抗原的载体,所述载体优选pET32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达所述抗原的微生物细胞,所述微生物细胞优选为E.coliBL21(DE3)。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抗原制备得到的抗体。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抗原或抗体在制备抑制疟原虫生长的产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可降低血液中疟原虫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疟原虫为间日疟原虫。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包括药物或药物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或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是指任何可用于药学领域的稀释剂、辅助剂和/或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8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