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变花的固定装置及运用该装置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4982.8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明;叶知秋;吴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元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变 固定 装置 运用 残余 应力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变花的固定装置,包括块体,所述块体厚度方向一侧安装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滑移设置在块体上,调节块沿块体厚度方向滑移,所述调节块背离块体一侧安装有应变花,所述块体安装调节块一侧于调节块两端设置有吸盘,所述调节块和块体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杆固设在调节块上且贯穿块体设置,所述调节螺帽转动设置在块体背离安装调节块一侧,调节螺帽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上。本申请具有不采用快凝胶固定,应变花上不会粘附快凝胶,使应变花反复使用不会受到快凝胶粘附的影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变花的固定装置及运用该装置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工件在制造过程中,将受到来自各种工艺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当这些因素消失之后,若构件所受到的上述作用与影响不能随之而完全消失,仍有部分作用与影响残留在构件内,则这种残留的作用与影响,也称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构件还未承受荷载而早已存在构件截面上的初应力,在构件服役过程中,和其他所受荷载引起的工作应力相互叠加,使其产生二次变形和残余应力的重新分布,不但会降低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而且在温度和介质的共同作用下,还会严重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抗脆断能力、抵抗应力腐蚀开裂和高温蠕变开裂的能力;因此构建在使用前需检测其残余应力是否达标。
现有的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法就是在工件的被测部位贴上应变花,通过在应变花中心打一个Φ2mm左右的小盲孔引起残余应力的释放,同时,由残余应力测试仪将这种释放量测出并通过计算得出该部位的残余应力大小和方向。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应变花通过快凝胶固设设工件上,后续拆除后应变花上会有快凝胶粘附在上面,会影响后续的固定安装也会影响应变花的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快凝胶粘附在应变花上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应变花的固定装置及运用该装置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变花的固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变花的固定装置,包括块体,所述块体厚度方向一侧安装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滑移设置在块体上,调节块沿块体厚度方向滑移,所述调节块背离块体一侧安装有应变花,所述块体安装调节块一侧于调节块两端设置有吸盘,所述调节块和块体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杆固设在调节块上且贯穿块体设置,所述调节螺帽转动设置在块体背离安装调节块一侧,调节螺帽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块体通过吸盘进行固定,拼配合调节组件将应变花抵接固定在工件上,当检测完成后通过将块体取下使应变花脱离工作,不采用快凝胶固定,应变花上不会粘附快凝胶,使应变花反复使用不会受到快凝胶粘附的影响。
优选的,块体宽度方向一侧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块体一侧固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外侧周向均匀固设有若干连接杆,定位环周向通过连接杆设置有若干块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将多个块体固设在定位环上,通过定位环定位钻孔点,使周向的检测点能够快速定位,使选点更加便捷。
优选的,定位环对应块体设置吸盘一侧安装有若干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的设置能够使定位环更加稳固的固设在工件上。
优选的,定位环内侧固设有若干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筒、滑移柱、夹块和抵接弹簧,所述套筒固设在定位环内侧,所述滑移柱滑移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夹块固设在滑移柱远离套筒一侧,所述抵接弹簧放置于套筒内,抵接弹簧一端固设在滑移柱上,另一端固设在套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用于对钻孔装置进行初步定位,降低钻孔时钻孔装置出现偏移的概率。
优选的,夹块背离定位环安装吸盘一侧开设有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49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