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置有无线充电的终端设备调节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3704.0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3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莫贵富;黄新;费希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狐灵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80 | 分类号: | H02J50/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梁炎芳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创新***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无线 充电 终端设备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无线充电的终端设备调节系统及方法,系统内部设有智能无线充电卡座设置在每一终端设备背部,用于对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不同终端设备剩余电量监测模块用于对不同终端设备的实时电量进行监测,终端设备待传输数据量统计分析模块用于需充电的重点设备待传输数据量进行统计,对传输数据的耗电量进行分析预估,终端设备充电模式分析确认模块用于根据历史数据输入量进行终端设备数据输入量进行预估,分析数据输入量的预估耗电量,不同终端设备实时耗电量排查模块用于对不同终端设备的同一时间段的的耗电量进行排查,筛选异常耗电的终端设备进行监测分析,不同终端设备异常告警模块用于对异常耗电的终端设备进行告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有无线充电的终端设备调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
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利用无线磁电感应充电的设备可做到隐形,设备磨损率低,应用范围广,公共充电区域面积相对的减小,但减小的占地面积份额不会太大。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可实施相对来说的远距离无线电能的转换,但大功率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只限制在5米以内,不会太远,操作方便。
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五种:Qi标准、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iNPOFi技术、Wi-Po技术。市场比较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共振作用,而Qi采用了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
iNPOFi智能无辐射技术与现有其他的无线充电技术相比,iNPOFi没有辐射,采用电场脉冲模式,不产生任何辐射,中国泰尔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辐射增加值近乎零。在高效方面,泰尔试验室还测定,该技术的产品,充电传输效率高达90%以上,彻底改变了传统无线充电最高70%以下电转换低效率问题。
在智能管理方面,采用芯片适配管理技术,其中包括:自动开启、关闭充电过程;自动适配需要的电压、电流,管理充电过程,以确保较高的充电效率;并可以使用一个同一的充电板,为任何品牌、型号的电子产品,进行安全、便利、高效的充电。在安全性方面,同时考虑到了各种弱电充电中的安全性问题,如静电ESD保护、防过充、防冲击等等,甚至若受电设备自身电源管理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inpofi芯片自动熔断保护电子设备不被损坏。
目前,设备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设备时按照固定的电流输出进行充电,在每一设备都按照固定电流对其充电时,终端设备可能存在本身电量过低,且设备一直在进行数据传输,导致无线充电过慢,或者直接电量无法增加,导致设备蓄电能力损坏,本申请旨在对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量进行分析,从而判定其传输数据的耗电量,智能化切换无线充电的充电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无线充电的终端设备调节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狐灵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狐灵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