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纤维协同增强钛铝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3327.0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雨蔷;蔺春发;阙庆华;朱君翊;周雪峰;成然;颜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32B15/00 | 分类号: | B32B15/00;B32B15/02;B32B15/14;B32B15/20;B32B15/04;B32B9/00;B32B9/04;C22C47/20;C22C49/12;C22C49/14;C22C101/14;C22C11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协同 增强 层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纤维协同增强钛铝层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交替分布的钛层、金属间化合物层构成,其中,金属间化合物层包括金属间化合物基体、NiTi纤维、SiC纤维及所述纤维与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间化合物基体包括Al3Ti单相区、(Al3Ti+Al3Ni)多相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iTi纤维、SiC纤维平行排布于同一金属间化合物层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交替分布的钛层、金属间化合物层构成,其中,包括4个钛层,3个金属间化合物层。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从上至下,按照“钛合金箔-NiTi纤维-纯铝箔-纯钛箔-纯铝箔-SiC纤维-钛合金箔”为一个结构单元,将预处理后的原材料进行叠放,共堆叠3个结构单元,每两根NiTi纤维或SiC纤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2mm;
(2)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在真空度为10-3 Pa条件下,温度以10 ℃/min的速度由室温升至600 ℃后保温1~2 h,此时压力保持2~3 MPa,随后以1~2℃/min速度升温至630~645 ℃并保温1~2 h,升温过程中压力为1~2 MPa,保温过程中压力降低至0.1 MPa,接下来缓慢升温至645~660 ℃并保温2~5 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压力保持为2~3 MPa,保温阶段总时长为4~9 h。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钛合金采用TC4;纯铝采用1060 Al;纯钛采用TA1。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iC纤维采用钨芯SiC陶瓷纤维,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首先在钨芯表面沉积一定厚度的β-SiC,最后再在外表面沉积一层碳涂层,沉积碳涂层的目的是保护SiC,避免其与Al过度反应而影响材料性能,相当于一层保护层,其中,钨芯直径为15~20μm,碳涂层厚度为0.1 μm。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是指采用金相砂纸对钛合金箔、纯铝箔、纯钛箔及NiTi合金纤维表面进行打磨、去除氧化层,然后于25~40℃下超声水洗15~25min,最后无水乙醇清洗、干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是指采用无水乙醇清洗SiC纤维表面、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3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处理时间同步故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