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6276.9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灵娟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9/22;A63B69/34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申萍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武术 训练 应力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涉及武术反应训练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驱动部分训练结构进行训练的同时实现其他训练结构的同步运动以提高训练效果;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实现击打训练的同时联动实现叶片式散热的问题。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安装有第一练习结构,并且第一练习结构上安装有散热结构。因每个拨动块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用于拨动块位置固定的固定螺栓,且圆柱杆、拨动块以及拨动块上的固定螺栓共同组成了难度调节结构,从而可实现滑动杆拨动时机的调整,进而实现了练习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武术反应训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防御敌人进攻,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而在武术初级学习时,需要对人员进行反应力的训练,提升人员应变效果,该武术反应力的训练一般采用专业反应力训练设备来帮助人员进行训练。
如申请号:CN201910138524.X,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涉及武术反应训练技术领域,该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旋转装置,升降旋转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反应力训练装置,反应力训练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部开设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第一工作腔内设置检测设备,第二工作腔内设置推动设备,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到压力后,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推动设备推出击打块,训练人员通过不断击打凸出的击打块进行反应力训练,使人员手部肌肉和关节更加灵活,提高人员武术出拳防守速度,且多点急速应变反应训练效果较好。
类似于上述申请的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个是,现有装置的训练结构比较单一,均为单独设置式结构,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驱动部分训练结构进行训练的同时实现其他训练结构的同步运动以提高训练效果;再者是,辅助功能不够健全,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实现击打训练的同时联动实现叶片式散热;最后是,现有装置多为固定式结构,不能够实现结构调整实现难度的调整。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装置的训练结构比较单一,均为单独设置式结构,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驱动部分训练结构进行训练的同时实现其他训练结构的同步运动以提高训练效果;再者是,辅助功能不够健全,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实现击打训练的同时联动实现叶片式散热;最后是,现有装置多为固定式结构,不能够实现结构调整实现难度的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武术训练的反应力训练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安装有第一练习结构,并且第一练习结构上安装有散热结构;所述支撑杆上焊接有第二练习结构,且第二练习结构上安装有拨动结构,并且拨动结构上安装有驱动结构;所述拨动结构还包括齿轮C,所述齿轮C安装在圆柱杆上;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滑动座B、滑动臂和齿排,所述滑动座B焊接在转动连接座B上且滑动座B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臂;所述滑动臂上焊接有齿排,且齿排与齿轮C啮合,且当滑动臂和齿排向上运动时齿轮C、圆柱杆和拨动块呈转动状态;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焊接在滑动臂的尾部,且受力块为锥形结构;当受力臂转动时与受力块接触,且此时受力块和滑动臂呈向上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练习结构包括挡环、转动座和受力臂,所述挡环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挡环均焊接在支撑杆上,并且支撑杆上位于两个挡环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焊接有一个受力臂,且挡环、转动座和受力臂共同组成了转动击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灵娟,未经马灵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摆式二维成像机构
- 下一篇:灯笼鱼诱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