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5679.1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6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康超;周宏根;刘赞;刘金锋;李炳强;魏凯;郑海南;肖志建;赵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60/00 | 分类号: | G16C60/00;G06F30/27;G06N3/006;G06N3/126;G06F111/06;G06F113/2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向文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结构 参数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复合材料初始参数,建立复合材料结构受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模型;基于应力模型,计算复合材料结构中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在工艺范围内的局部敏感性;根据三维稳定性判断标准,确定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的参数稳定域;基于遗传与粒子群混合算法对参数稳定域内的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进行分析,获得最优强度下的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组合。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基础上,获得最优强度下的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组合,不但解决了现有复合材料结构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而且使得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得到了优化和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过程中,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设计对最终结构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缠绕成型、模压成型、或者拉挤成型等方法,其中涉及两个关键结构设计参数,即:铺层角度与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含量。这两个参数的组合直接对成型的制品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其优化设计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目前,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对复合材料结构的铺层角度、纤维体积含量进行单因素优化,或者采用智能算法对多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继而改善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这种方法虽然优化了铺层角度、纤维体积含量,但是该方法未对复合材料结构实际成型中出现的偏差因素进行考虑,使得按照优化后的设计参数而产生结构的性能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其提出了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全范围相互覆盖的稳定性优化设计方法,旨在提高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稳定性的基础上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置复合材料初始参数,建立复合材料结构受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模型;
S2:基于应力模型,计算复合材料结构中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在工艺范围内的局部敏感性;
S3:根据三维稳定性判断标准,确定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的参数稳定域;
S4:基于遗传与粒子群混合算法对参数稳定域内的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进行分析,获得最优强度下的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复合材料结构受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模型的建立过程为:
复合材料结构是以螺旋缠绕的正交层结构,涉及的圆柱坐标系下的位移-应变公式为:
其中,γ0是单位长度的面扭转,ε0是常数,u表示位移,ε及γ则为应变,k表示第k层;下标r,θ,z为圆柱坐标系下的三个方向。
对应的应力-应变公式为,
其中,为第k层刚度矩阵,σ为应力;
受力平衡方程为:
其中,σr,σθ,σθr,σzr分别表示各自下标方向对应的应力。
上述方程为复合材料结构在偏轴坐标系下的关系,但其是基于复合材料在正轴坐标系下的材料特性来计算。因此,需要根据偏轴与正轴坐标系间的关系进行求解,具体关系如下,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