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漏洞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2857.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7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21/57;G06F16/27;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谷敬丽;薛平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漏洞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漏洞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包括: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银行系统;当区块链网络内任意一个节点的银行系统监测到漏洞舆情信息的情况下,将漏洞舆情信息广播到区块链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银行系统;当区块链网络内任意一个节点的银行系统获得漏洞修复方案的情况下,将漏洞修复方案广播到区块链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银行系统。本发明通过区块链网络广播漏洞舆情信息和漏洞修复方案,能够及时发现漏洞舆情信息及罗通修复方案,并第一时间通知到所有银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漏洞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零日漏洞”(也称“0day漏洞”)被陆续曝出。这种漏洞,除了漏洞发现者,别人无法知道知道漏洞的存在,如果有效地加以利用,发起的攻击往往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与破坏性。
由于各家银行技术水平不同、漏洞舆情信息传递不同、应急处理机制不同,导致部分银行的系统响应较慢,当发现漏洞时早已被不法攻击者入侵,特别是在线上金融业务及跨行金融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部分银行遭受攻击可能导致他行乃至整个银行业都面临安全风险,因而,如何提升银行业响应“零日漏洞”舆情与应急的整体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漏洞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各家银行系统应对漏洞的处理能力不同,导致一些漏洞无法被及时发现、修复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构建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包括: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银行系统;当区块链网络内任意一个节点的银行系统监测到漏洞舆情信息的情况下,将漏洞舆情信息广播到区块链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银行系统;当区块链网络内任意一个节点的银行系统获得漏洞修复方案的情况下,将漏洞修复方案广播到区块链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银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漏洞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各家银行系统应对漏洞的处理能力不同,导致一些漏洞无法被及时发现、修复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区块链网络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包括: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银行系统;漏洞舆情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当区块链网络内任意一个节点的银行系统监测到漏洞舆情信息的情况下,将漏洞舆情信息广播到区块链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银行系统;漏洞修复模块,用于当区块链网络内任意一个节点的银行系统获得漏洞修复方案的情况下,将漏洞修复方案广播到区块链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银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各家银行系统应对漏洞的处理能力不同,导致一些漏洞无法被及时发现、修复的技术问题,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漏洞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各家银行系统应对漏洞的处理能力不同,导致一些漏洞无法被及时发现、修复的技术问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基于区块链的漏洞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各个银行系统作为区块链网络的一个存储节点,构建区块链网络,当区块链网络内任意一个节点的银行系统监测到漏洞舆情信息的情况下,将漏洞舆情信息广播到区块链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银行系统;当区块链网络内任意一个节点的银行系统获得漏洞修复方案的情况下,将漏洞修复方案广播到区块链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银行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由各家银行系统应对漏洞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区块链网络广播漏洞舆情信息和漏洞修复方案,能够及时发现漏洞舆情信息及罗通修复方案,并第一时间通知到所有银行系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敏感信息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基线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