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离型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9860.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祁银松;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吉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27/32;B32B27/08;B32B27/30;C09J7/40;B32B27/06;B32B15/20;B32B3/24;B32B15/0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离型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离型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离型剂涂层,所述基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上与所述基层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上与所述第二缓冲层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网孔层,所述网孔层上与所述第一缓冲层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第一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一侧均匀排布有上层气囊,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下层气囊,所述下层气囊与所述上层气囊交错分布;本发明中所提供的离型膜能够提高缓冲抗压性能,对产品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型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离型膜。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目前的离型膜缓冲性能较差,离型膜在收到外力冲击时无法缓冲外力作用,使外力直接作用于覆膜的基体上,容易造成基体损坏。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1811501139.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非硅离型膜,包括离型基材层,所述离型基材层的一面涂覆有粘胶剂涂层,所述离型基材层的另一面设有聚苯硫醚耐高温层,所述聚苯硫醚耐高温层的外侧粘接有防静电层,所述聚苯硫醚耐高温层与离型基材层之间设有聚乙烯防水层和缓冲层,所述聚乙烯防水层位于聚苯硫醚耐高温层和缓冲层之间,所述缓冲层粘接在离型基材层远离粘胶剂涂层的一侧。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阻燃作用,增强了产品的耐高温性能,即使将该离型膜用在高温环境下也不易老化,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且抗静电效果好,能有效的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预防了因静电起火造成的事故,增强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上述现有技术中,在聚苯硫醚耐高温层与离型基材层之间设有的缓冲层,可以起到很好的抗压作用,韧性好,抗变形,但是缓冲层的弹性形变能力有限,在受到冲击时,仍不能对覆膜的基体提供充分的保护。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高缓冲抗压性能,对产品起到良好保护作用的缓冲离型膜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缓冲抗压性能,对产品起到良好保护作用的缓冲离型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缓冲离型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离型剂涂层,所述基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上与所述基层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上与所述第二缓冲层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网孔层,所述网孔层上与所述第一缓冲层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第一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一侧均匀排布有上层气囊,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下层气囊,所述下层气囊与所述上层气囊交错分布。
所述上层气囊与所述下层气囊为完全相同的圆饼形气囊,所述上层气囊与所述下层气囊的直径均为3-8mm,所述上层气囊与所述下层气囊的高度均为0.3-0.7mm。
所述网孔层为铜制板体结构,所述网孔层上均匀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网孔层的厚度为0.1-0.3mm,所述透光孔的直径为1-3mm。
所述第一缓冲层具有上缓冲膜,所述第二缓冲层具有下缓冲膜,所述上缓冲膜与所述下缓冲膜均为聚乙烯膜,所述上层气囊固定在所述上缓冲膜的一侧,所述下层气囊固定在所述下缓冲膜的一侧。
所述上缓冲膜的厚度为0.05-0.1mm,所述下缓冲膜的厚度为0.05-0.1mm。
所述基层为PVC塑料薄膜、PE塑料薄膜、PP塑料薄膜或PS塑料薄膜。
所述基层的厚度为0.08-0.1mm。
所述保护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02-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吉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吉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