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爆抗冲击复合墙板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8234.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贾彬;赵瑞斌;黄辉;刘潇;牟雁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84;E04F13/12;C04B28/06;C04B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爆抗 冲击 复合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抗爆抗冲击复合墙板的构建方法,其包括以浇筑的方式形成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粘结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泡沫铝填充体、C型钢板、螺栓、泄压孔;本发明采用C型钢板将各组成部分固定形成同一整体,在抵抗爆炸冲击波的同时不易产生碎片,有效避免了由碎片产生的二次伤害,在钢板上设置泄压孔可有效降低墙板在爆炸冲击荷载下的损伤。本发明既可用于新建工程项目的墙板又适用于具有防爆要求的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结构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爆抗冲击复合墙板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住宅、办公楼、厂房等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其他轻质材料作为填充墙。在各种偶然爆炸事件和恐怖爆炸事件发生时,其承受了爆炸冲击波产生的大部分载荷,对建筑结构抗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混凝土墙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局部破坏甚至坍塌,而轻质材料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情况更为严重;普通混凝土结构一般通过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来抵御爆炸冲击荷载,这会导致墙体结构自重刚度大。另外,混凝土结构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极易产生高速碎片,会对人员以及财物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爆抗冲击复合墙板的构建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抗爆抗冲击复合墙板,其包括以浇筑的方式形成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粘结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泡沫铝填充体、C型钢板、螺栓、泄压孔;所述粘结层铺设在所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铺设在前后两侧的粘结层外表面上,所述C型钢板包裹在所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的外周围,所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左右两侧具有螺纹孔,在所述C型钢板上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通孔;所述构建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浇筑所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然后在所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的前后表面上铺设所述粘结层,接着在所述粘结层的表面铺设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之后将所述C型钢板上的通孔与所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上的螺纹孔对准,在将所述螺栓插入到所述通孔之后旋入所述螺纹孔中,从而将所述C型钢板固定到所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上,此时,在所述C型钢板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之间形成有腔体,最后,将所述泡沫铝填充体填充在所述腔体中。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厚度为50mm-150mm。
优选地,所述粘结层的材料选择为水泥基复合材料,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5mm-20mm;
优选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选择为纤维束编织成的双向网格,所述网格尺寸为50mm×50mm;
优选地,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质量配合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石英砂:粉煤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铝酸钙水泥=0.92:0.42:0.85:0.40:0.001:0.008:0.08的比例配合出基体材料,并在单位体积基体材料中加入体积参数为1.8%的聚乙烯醇纤维,充分搅拌均匀后形成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C型钢板表面形成有泄压孔;
优选地,将所述C型钢板外表面上釉;
优选地,所述C型钢板5的厚度为5mm-20mm,所述腔体的厚度为50mm-150mm。
所述一种抗爆抗冲击复合墙板的构建步骤为:首先浇筑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然后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前后表面上铺设粘结层,然后在粘结层的表面铺设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然后将C型钢板上的通孔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上的螺纹孔对准,并将螺栓插入到通孔之后旋入螺纹孔中,从而将C型钢板固定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墙体上,在所述C型钢板5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3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泡沫铝填充体4填充在所述腔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