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6496.3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5/14;H04W72/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方法 网络设备 用户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息,该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传输相对应的第一传输资源,其中,该第一传输的一次传输占用传输资源的时长小于1毫秒;该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一传输资源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因此,能够缩短传输时延,极大地改善用户的体验和提升无线网络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协议中,帧结构分为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al,简称为“FDD”)的帧结构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ing,简称为“TDD”)的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对这两种帧结构,其基本单位是一个1ms子帧中包括2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占用时间0.5ms。一个无线帧占用10ms时间。传输时发送数据使用的最小时间单位是1ms子帧,即在传输过程中,某个特定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需要收发的数据需要在1ms的时间单位上映射资源并将在1ms子帧上映射好后产生的数据做传输。进一步地,在整个LTE系统的设计中,在考虑UE侧对1ms的最大数据包的接收以及处理时延的限制,某个UE在子帧n上接收到数据后,只能在子帧n+k的位置上才能做相应的发送,其中k≥4。因此一次上行传输从基站调度上行数据到在下行发射数据到基站作出相应的反馈,需要的往返时延(Round Trip Time,简称为“RTT”)不低于8ms。
在TDD系统中,因为上、下行占用了不同的子帧,因此RTT通常会大于8ms,如有的TDD配置下,RTT长达13ms或16ms。这个8ms,是单次传输的RTT需要的空口需要的最小时延。如果考虑一个业务在传输过程中的信令交互过程,如交互M次,一个业务从业务发起到正式开始传输最少是8M(ms)的时延。如M=10,则需要80ms的时延。这将极大地影响用户的体验和无线网络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能够缩短传输时延,改善用户的体验和提升无线网络的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息,该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传输相对应的第一传输资源,其中,该第一传输的一次传输占用传输资源的时长小于1毫秒;该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一传输资源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该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传输相对应的第一传输资源,其中,该第一传输的一次传输占用传输资源的时长小于1毫秒;该用户设备基于该第一传输资源与该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该用户设备用于生成该DMRS的时域符号所在的子帧包括的所有时域符号被分配给M个用户设备,M为不小于2的整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用户设备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用于生成该DMRS的时域符号所在的子帧包括的所有时域符号被分配给M个用户设备,M为不小于2的整数;该用户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DMRS。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传输相关的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该第一传输的一次传输占用资源的时长小于1毫秒;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用户设备在该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上发送的与该第一传输相关的上行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