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护理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6383.5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滕玉芳;李霞霞;韩文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玉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护理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立柱,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有与床沿相连接的连接件。本发明中,在电机、转盘和连杆的作用,活塞杆带动活塞片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通过单向阀一、单向阀二和负压管的设置,可给予储液瓶一个吸力,可对积液进行自动引流,随着积液的不断增多,储液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距离传感器对储液瓶的移动距离进行监测,在移动至所需要的位置时,通过控制器的设置,微型泵动作,可将储液瓶内部的积液通过排液管向外排出,相比传统的引流装置,不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将储液瓶中积液排出,不存在积液不及时排除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护理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对于心血管病人的积水部位经常会采用药物舒缓、手术排除或引流管引流方法进行治疗,心血管病人进行手术后一般采用引流器进行引流刀口积液,可防止患者的切口处感染和不便于康复的情况发生。
现有技术中的引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现有技术中的引流装置结构单一,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的观察引流装置内收集的积液是否达到饱和程度,当引流瓶内收集的积液达到饱和程度后,医护人员再将引流瓶内的积液排入外界的收纳装置内,以此便于引流瓶的正常使用,因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当医护人员遗忘观察引流瓶内收集积液的情况时,即引流瓶内的积液处于饱和程度时,若医护人员不及时的将引流瓶内的积液进行处理,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引流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引流瓶内的积液若不及时排除,容易影响患者的引流进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心血管护理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立柱,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有与床沿相连接的连接件,两个所述立柱的外部设有套筒和弹簧,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通过移动杆连接且移动杆上安装有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顶端通过螺纹旋合有瓶盖且瓶盖上通过三个伸缩管分别对应一一连通有负压管、排液管和引流管,所述负压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一,所述引流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微型泵,所述负压管、排液管和引流管贯穿固定在两个套筒之间的横梁,所述横梁上成型有承台,所述承台上设有固定有连接座以及与负压管连通的活塞筒,所述连接座上安装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转盘,所述活塞筒的内腔设有活塞片且活塞片一侧成型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转盘之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塞筒上安装有单向阀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成型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侧壁上旋合有锁紧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固定有夹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承台的顶部设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上表壁具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塞杆的外部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承台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型电机、微型泵和控制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和转盘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玉芳,未经滕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6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的大型配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台架试验位移测量固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