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2572.5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谢迎春;刘军;马洪亭;农奥兵;孙杰;何航校;曾武清;李永田;李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1/02 | 分类号: | F24D11/02;F24D19/00;F24D19/10;F24T10/1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管内 蓄热 一体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包括安装在岩土体内的套管换热内管、芯管以及安装在芯管内部的蓄热材料。由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所构成的供热系统除了包含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外,还包括循环水泵、热泵主机、板式换热器、太阳能集热器、风机盘管、地板采暖、暖气片和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将蓄热技术、换热技术和供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热井的潜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提高蓄热换热一体井的能效,从而起到减少初期投资、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中深层地热供暖的利用中,主要有两种技术:在地热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多采用直接利用地热水供暖的方式;在地热水资源不丰富或是地热水资源缺乏的地区采用不取水换热技术。不取水换热技术一般采用套管换热方式,内管用于输送未加热的流体,外管用于换热,内外管之间用于输送经过地温加热的流体。整个过程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换热过程。而实际取热不取水换热技术在用于民用建筑供暖时,民用建筑的供暖需求往往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譬如白天气温高,热需求比较小,夜晚温度低,热需求比较大;在供暖的初、末期室外气温高,热需求比较小,在严寒期室外气温低,热需求比较大。存在着换热能力和民用建筑供暖规律不尽吻合的情况,为了保证严寒期的供暖效果,往往需设计足够多的取热不取水换热井,往往造成投资增高、效益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提高蓄热换热一体井能效的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包括:
套管换热器,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包括安装在岩土体内的外管,在所述的外管内间隔套有芯管,所述的芯管的底壁高于外管的底壁,所述的芯管的底部通过芯管支架与外管的内壁固定相连;从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顶部进入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换热水回水经由芯管底部流入芯管内并从芯管顶部出口流出,在所述的芯管的内壁上固定有固体蓄热材料,在所述的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内的回水与岩土体换热,在所述的芯管内的回水与固体蓄热材料换热,在所述的芯管上上下间隔安装有多个芯管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固体蓄热材料的温度;
热泵主机,该热泵主机的蒸发器入口与芯管的顶部出口通过安装有第一阀门的第一供热管路连通,所述的热泵主机的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供热管路分别与用户设备入水口相连,所述的用户设备出水口分别通过安装有第二水泵的第一回水管路与热泵主机的冷凝器入口连通,所述的热泵主机的蒸发器出口通过安装有第一水泵、第二阀门的第二回水管路与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顶部入口连通;
板式换热器,该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体管路的进口与第一总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一总管的进口通过安装有第四阀门的第一支管与芯管的顶部出口连通并且通过安装有第六阀门的第二支管与位于第二水泵和热泵主机的冷凝器入口之间的第一回水管路连通;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体管路的出口与第二总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的第二总管的出口通过安装有第三阀门和第四水泵的第三支管与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顶部入口连通并且通过安装有第五阀门的第四支管与第二供热管路连通,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流体管路的出口通过循环管路依次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第三水泵以及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流体管路的进口,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上安装有集热器温度传感器;
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多个芯管温度传感器、集热器温度传感器、第三水泵和第四水泵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将蓄热技术、换热技术和供暖的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热井的潜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提高蓄热换热一体井的能效,从而起到节约初期投资、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中的套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芯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2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