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0437.7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樊孝华;郭江龙;马希红;赵丰;王哲;刘波;杨一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投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道 喷射 臭氧 系统 运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烟道喷射装置、臭氧发生器、控制装置、监测装置以及计算装置;所述烟道喷射装置基于原始烟道设置,原始烟道中部至脱硫塔之间内部烟道中通过若干层隔板设置为多层烟道,每层烟道中均安装一喷射机构;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计算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计算装置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计算出系统所需臭氧总量以及各支管所需臭氧量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相应执行机构调整臭氧发生器电流值以及各电动控制阀的开度。本发明的应用,使得系统调整更精细,能够实现相同臭氧产出量下达到更好的脱硝效果,从而更好的控制脱硫塔总排口排放的烟气NOx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厂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臭氧脱硝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锅炉内煤燃烧后会产生过多的氮氧化物,这些物质进入大气会形成酸雨,对环境危害较大,因此为防止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需要进行脱硝处理,脱硝处理主要分为燃烧前脱硝、燃烧过程脱硝和燃烧后的烟气脱硝。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苛刻,现有的脱硝技术越来越难满足烟气排放指标的要求。当脱硝效率需要达到95%以上,或者脱硝排放指标要求低于25mg/Nm3时,常规的脱硝技术开始出现氨逃逸、效果差等问题。另外,在机组启停阶段常规的脱硝设备无法投入,属于脱硝盲区,而臭氧脱硝技术可以在较低烟温下进行脱硝,其作为一种补充脱硝技术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臭氧脱硝技术目前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脱硝过程中制备臭氧的过程中所需的臭氧量较大,运行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以降低臭氧脱硝系统运行成本,提高脱硝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包括烟道喷射装置、臭氧发生器、控制装置、监测装置以及计算装置;所述烟道喷射装置基于原始烟道设置,原始烟道中部至脱硫塔之间内部烟道中通过若干层隔板设置为多层烟道,每层烟道中均安装一喷射机构;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入端连通氧源,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经支管连通至原始烟道内的多层烟道中,原始烟道的输出端连通至脱硫塔;所述监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计算装置的输入端,计算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的输入端,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臭氧发生器、各喷射机构的受控端连接。
上述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所述喷射机构包括安装在分层烟道中的喷嘴以及稀释风机,喷嘴与臭氧发生器输出端连通的支管上设置有调节对应喷嘴臭氧喷射量的电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和稀释风机的受控端分别与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原始烟道入口处安装有均流用导流板。
上述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原始烟道入口处烟气氮氧浓度的第一传感器、设置在脱硫塔出口处用于监测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第二传感器、臭氧发生器产量第三传感器以及各支管中臭氧量的第四传感器,各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计算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计算装置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计算出系统所需臭氧总量以及各支管所需臭氧量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相应执行机构调整臭氧发生器电流值以及各电动控制阀的开度。
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监测装置的各传感器将实时监测的数据传送至计算装置,
B.计算装置读取数据后按周期计算出臭氧需求量并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计算结果调整控制策略,并通过相应执行机构控制臭氧产出量以及各支管中的臭氧量。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烟道喷射臭氧脱硝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计算装置读取的数据包括原始烟道入口氮氧浓度、脱硫塔排放的烟气氮氧浓度、机组负荷率、臭氧总产出量以及各支管臭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投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投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0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板包边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人工智能吸顶灯的安装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