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塑料加工的新型塑料静电分离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6528.3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0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贤 |
主分类号: | B03C7/06 | 分类号: | B03C7/06;B03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 加工 新型 静电 分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加工的新型塑料静电分离机,其结构包括搅碎仓、分离仓、出料斗、底座支架,搅碎仓与分离仓嵌固连接,出料斗与分离仓为一体化结构,分离仓与底座支架相焊接,当带金属内芯碎屑的塑料碎屑经过阻挡板时,由于金属内芯碎屑会被静电辊上的静电吸附,从而使带金属内芯碎屑的塑料碎屑会被卡在阻挡板与静电辊之间,有效的避免了插入塑料碎屑上的金属内芯碎屑会跟随塑料碎屑排出的情况,当静电辊停止转动时,通过回弹片能够推动上摆板进行快速复位,从而使衔接杆能够带动刮除板将刮除板外表面附着的金属内芯碎屑落,有效的避免了刮除板外表面会附着金属内芯碎屑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塑料加工的新型塑料静电分离机。
背景技术
塑料静电分离机主要是用于对金属与塑料进行分离的设备,能够通过集中将搅碎的塑料和金属倒入进料斗内,再通过塑料静电分离机对进入其内部的金属与塑料进行分离,通过静电对金属内芯碎屑进行吸引,从而使塑料碎屑能够通过塑料出料口排出,广泛的运用于电线等金属塑料不容易分离的产品的回收行业,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用于塑料加工的新型塑料静电分离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电线在进入塑料静电分离机内部时需要进行搅碎以减轻体积以及个体质量,方便塑料静电分离机对金属内芯碎屑与塑料碎屑进行静电分离,若金属内芯是由多条细铜丝捆扎而成的,则容易在搅碎时使部分搅碎的细铜丝扎入塑料碎屑内,导致塑料静电分离机在对塑料碎屑和金属内芯碎屑进行分离时不够彻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加工的新型塑料静电分离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塑料加工的新型塑料静电分离机,其结构包括搅碎仓、分离仓、出料斗、底座支架,所述搅碎仓与分离仓嵌固连接,所述出料斗与分离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分离仓与底座支架相焊接;所述分离仓包括进料斗、外框、连接杆、刮除刀具、分料辊,所述进料斗与外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杆与外框嵌固连接,所述刮除刀具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分料辊与连接杆活动卡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料辊包括外壳、静电辊、弹力条、弹性片、阻挡板,所述静电辊与外壳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安装于静电辊的内部位置,所述弹性片安装于阻挡板与外壳之间,所述与外壳铰链连接,通过塑料碎屑对阻挡板产生的推力,能够使阻挡板沿着外壳向左摆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阻挡板包括板体、变形片、开合板、排放机构、连接杆、导槽,所述变形片安装于板体与连接杆之间,所述开合板与板体铰链连接,所述排放机构与板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开合板相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导槽活动卡合,所述导槽与板体嵌固连接,通过带细铜丝的塑料碎屑对开合板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开合板沿着板体向外摆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放机构包括板体、复位条、下滑板、外接板、助推条、导条,所述复位条安装于板体与下滑板之间,所述下滑板与板体活动卡合,所述外接板与板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助推条固定于导条与外接板之间,所述导条的一端与下滑板相连接,且导条与外接板间隙配合,通过塑料碎屑对下滑板产生的推力,能够使下滑板沿着复位条向下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刮除刀具包括板面、回弹片、上摆板、套框、刮除板、衔接杆,所述回弹片安装于板面与上摆板之间,所述上摆板与板面铰链连接,所述套框与板面嵌固连接,所述刮除板与衔接杆的前端相连接,所述衔接杆与套框间隙配合,通过物体对刮除板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刮除板推动衔接杆沿着套框向内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刮除板包括复弹条、承接板、撞击板、受力板,所述复弹条安装于承接板的内部位置,所述撞击板嵌固于复弹条的前端位置,所述受力板与承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撞击板设有三个,且通过复弹条的配合均匀的在承接板的内部呈平行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贤,未经黄志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6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