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电动打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0999.3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伊乐农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27/00;B24B55/00;B24B41/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工程 电动 打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电动打磨设备,包括主体、第一电机、磨盘和把手,还包括防误碰机构和安全机构,安全机构包括控制组件、驱动组件、防护板、两个传动组件和两个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蜗杆、支杆和两个第一轴承,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两个连接单元和若干连接绳,防误碰机构包括支板、控制开关、控制块、移动板、移动杆和两个第二弹簧,该用于建筑工程的电动打磨设备通过安全机构,可以遮挡磨盘,减小了磨盘划伤工作人员的几率,通过防误碰机构,减小了因误碰而启动设备的几率,避免了磨盘对无需打磨处进行打磨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电动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打磨机全称往复式电动抛光打磨机(又名锉磨机),广泛用于模具行业的精加工及表面抛光处理。
现有的电动打磨设备在进行打磨工作时,工作人员容易因误碰而启动设备,致使电动打磨设备对无需打磨的地方进行打磨工作,从而降低了打磨精度,不仅如此,现有的电动打磨设备的磨盘通常裸露在外,从而增加了磨盘划伤工作人员的几率,降低了现有的电动打磨设备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电动打磨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电动打磨设备,包括主体、第一电机、磨盘和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在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主体内的底部,所述主体的下方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通孔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磨盘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PLC,所述第一电机与PLC电连接,还包括防误碰机构和安全机构,所述防误碰机构设置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防误碰机构与安全机构连接;
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控制组件、驱动组件、防护板、两个传动组件和两个移动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把手上,所述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均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两个传动组件之间,所述控制组件通过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两个移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内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与传动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移动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防护板的形状为回形,所述防护板的内侧与主体的外周抵靠,所述移动组件与防护板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与防误碰机构连接;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蜗杆、支杆和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固定在主体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和第二丝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和第二丝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蜗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丝杆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滑块的与第二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二丝杆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主体的内壁抵靠,所述第二滑块与防误碰机构连接,所述支杆的形状为L形,所述主体的下方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与支杆一一对应,所述支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穿过圆孔与防护板的靠近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两个连接单元和若干连接绳,所述把手上设有两个凹口,所述凹口与连接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单元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控制板的靠近把手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均匀固定在控制板的靠近把手的一侧,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条和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控制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凹口的内部和连接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板与驱动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伊乐农贸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伊乐农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