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底电缆敷设的冲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00698.0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歌;陈言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奕歌 | 
| 主分类号: | H02G1/10 | 分类号: | H02G1/10;H02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孟鹏超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底 电缆 敷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底电缆敷设的冲埋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底端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有驱动机构,第一安装槽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设有升降机构,安装板底端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V形板,V形板内侧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杆连接,升降机构底端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位于安装板下方,升降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线板,导线板位于V形板与安装板之间,且导线板位于V形板开口正上方,导线板底端设有导线槽,本发明所通过V形板、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相互配合,大大提升了渠道的形成效率,防止海泥回流,从而保证了电缆的冲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底电缆敷设的冲埋装置,属于海底电缆敷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底通信电缆主要用于长距离通讯网、通常用于远距离岛屿之间、跨海军事设施等较重要的场合。海底电力电缆敷设距离较通信电缆相比要短得多,主要用于陆岛之间、横越江河或港湾、从陆上连接钻井平台或钻井平台间的互相连接等。在一般情况下,应用海底电缆传输电能无疑要比同样长度的架空电缆昂贵,但用它往往比用小而孤立的发电站作地区性发电更经济,在近海地区应用好处更多。在岛屿和河流较多的国家,此种电缆应用较广泛。为了对电缆进行保护,通常将电缆埋在海底海泥内。
现有的冲埋装置主要通过吸泥泵来使海泥形成一道可以埋置电缆的渠道,而由于海底海泥具有流动性,渠道形成的过程中,周围的海泥会逐渐进入到渠道内,大大降低了对电缆的冲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底电缆敷设的冲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渠道形成的过程中,周围的海泥会逐渐进入到渠道内,大大降低了对电缆的冲埋效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用于海底电缆敷设的冲埋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槽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板底端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V形板,所述V形板内侧设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杆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底端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位于安装板下方,所述升降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线板,所述导线板位于V形板与安装板之间,且所述导线板位于V形板开口正上方,所述导线板底端设有导线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电机、第一螺杆、两个横杆和安装块,所述安装板一侧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安装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两侧均设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槽侧壁上,所述第一螺杆和两个横杆上套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块与两个横杆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二螺杆和两个竖杆,所述第一螺杆位于第二安装槽内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槽内壁上,所述第二伞齿轮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下端通过内螺纹与升降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均通过对应圆孔与升降板套接,且两个所述竖杆均与升降板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伞齿轮的规格小于第二伞齿轮的规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两个凹槽、四个导杆、两个滑动块、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V形板两侧内壁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套设在四个导杆上,且两个所述滑动块均与对应两个导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块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一端均伸出对应凹槽,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远离对应凹槽的一端均与对应连接杆通过轴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奕歌,未经陈奕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测试发动机的尾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振器阀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