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8793.1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5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许福友;毛涛涛;曾华;周傲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G01M9/08;G01M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风场中 超长 斜拉索气弹 模型 风致 振动 试验装置 | ||
1.一种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包括刚性塔柱(1)、塔柱套环(2)、套环支架(3)、斜拉索模型(4)、索力计(5)、张拉千斤顶(6)、锚碇(7);刚性塔柱(1)嵌固于地基,保证其具有足够高度、强度及刚度;塔柱套环(2)套在刚性塔柱(1)顶部,与顶端有50~100cm距离,并且有足够强度;套环支架(3)支撑保证塔柱套环(2)在承受斜向拉力作用下不会沿刚性塔柱(1)下滑,塔柱套环(2)可绕刚性塔柱(1)自由滑动;斜拉索模型(4)上端与塔柱套环(2)连接,下端连接索力计(5);索力计(5)与张拉千斤顶(6)串联后,与地面锚碇(7)固接;斜拉索模型(4)索力时程通过索力计(5)采集;通过张拉千斤顶(6)调整斜拉索模型(4)的张拉力,进而改变模型张拉刚度及振动频率;根据气象预报,预先调整斜拉索模型(4)的空间姿态,即改变上、下端点位置;现场试验时风场参数通过三维风速仪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8)或高速摄像机(9),斜拉索模型(4)风致振动信号采用加速度传感器(8)或高速摄像机(9)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拉索模型(4)长度在30~70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塔柱(1)采用钢管混凝土制作,高度为20~30m,钢管外径为1.0~1.2m,钢管壁厚为12.0~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塔柱(1)采用钢管混凝土制作,高度为20~30m,钢管外径为1.0~1.2m,钢管壁厚为12.0~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塔柱(1)左右对称布置同样的斜拉索模型(4)、索力计(5)、张拉千斤顶(6)及锚碇(7),同时完成两组试验,方便对比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塔柱(1)左右对称布置同样的斜拉索模型(4)、索力计(5)、张拉千斤顶(6)及锚碇(7),同时完成两组试验,方便对比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风场中超长斜拉索气弹模型风致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塔柱(1)左右对称布置同样的斜拉索模型(4)、索力计(5)、张拉千斤顶(6)及锚碇(7),同时完成两组试验,方便对比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87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