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牡丹鳞芽生根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7789.3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3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改娜;史国安;张林杰;郭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亚娟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牡丹 生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牡丹鳞芽生根率的方法,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牡丹鳞芽增殖阶段,提高培养基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能促进鳞芽生长,降低继代培养时鳞芽叶黄死亡的频率,在生根阶段,使牡丹鳞芽基部热激处理后,在改良的MS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IBA、6‑BA、NAA和维生素B12刺激及暗培养综合处理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生根。该方法适合牡丹快繁,为牡丹切花品种和油用品种的快速繁殖和遗传育种等遗传操作诱导新品种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牡丹鳞芽生根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芍药科芍药属植物牡丹,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集观赏、药用于一身,近年来牡丹切花事业发展良好,同时又发现‘凤丹白’等牡丹品种种子含油量高,且品质优,被定位为高端食用油,在洛阳、河南、乃至全国,如西藏等地大量种植。牡丹的大面积种植不仅带动一方的旅游事业,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对其进行品质育种的研究,提高其质量,发展我们的优势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牡丹因周期长、遗传背景复杂等原因,使得传统育种耗时长、目的性差、选择效率低、更新慢,造成牡丹育种现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牡丹特色市场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在继续重视传统育种的同时,创新并应用迅速发展的组织培养技术和转基因技术进行其品质改良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国内牡丹快繁的研究,多采用的是鳞芽,但是牡丹鳞芽培养一段时间或者继代培养时黄叶甚至根上部分逐渐死亡的情况多有发生,也有采用子叶和下胚轴及叶片快繁的,在这些研究中,牡丹生根困难,始终是一个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牡丹鳞芽生根率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改良后的培养基,牡丹生根时,采用了热激处理、培养基中添加B12等及接种后采用了黑暗预处理等附加条件,使牡丹鳞芽生根率达到了6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提高牡丹鳞芽生根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牡丹年前10月份至年后2月份的花芽,去除表面鳞片后,常规灭菌,获得无菌鳞芽;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无菌鳞芽接种于鳞芽增殖培养基中,在25℃±2℃、2000xl光照、16h/d的条件下进行增殖培养30天;所述鳞芽增殖培养基为含有0.2-1.0mg/L 6-BA的改良MS固体培养基或改良WPM固体培养基中;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增殖培养后的鳞芽基部膨大部分剪切去除,然后将鳞芽基部在40℃水浴中热激1-3min,接种于鳞芽生根培养基中,先黑暗条件下培养1-2周后,移到光照培养条件下培养,培养条件为:25℃±2℃、2000xl光照、16h/d,培养35d;所述鳞芽生根培养基为1/2 MS改良的固体培养基,其中还含有5-6 mg/L 的IBA、0.1-0.5 mg/L的NAA、0.2-0.5mg/L的6-BA、0.5 g/L的AC、质量百分浓度为1%的B12、质量百分浓度为2.5%的蔗糖和质量百分浓度为0.65%的琼脂;
步骤二中所述鳞芽增殖培养基和步骤三中所述鳞芽生根培养基中Ca2+浓度加倍,Mn2+、Zn2+、Mo6+和Cu 2+的含量分别为55.75mg/L、1030 mg/L 、30mg/L和3mg/L。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步骤二中所述鳞芽增殖培养基和步骤三中所述鳞芽生根培养基中Ca2+浓度均为6 mmol/L。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7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电源盒的开孔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流量安全分析挖掘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