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经尿道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的便携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1208.5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国;郑若兰;夏菲;蒋欣杰;李国军;陈诚;陈旭东;顿金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雅常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018;A61B1/04;A61B1/06;A61B1/07;A61B1/00;A61B17/00;A61B17/5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宁冈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尿道 拔除 输尿管 支架 便携式 装置 | ||
一种用于经尿道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的便携式装置,包括可视光纤镜套管、套装于可视光纤镜套管内的可视光纤镜,所述光纤镜套管设有光纤镜通道和工作通道两个独立的通道,所述可视光纤镜设于光纤镜通道内,所述光纤镜通道的前端是盲端且透明密封可导光,所述工作通道的前端与输尿管镜的前端结构相同,所述工作通道内还设有弹簧夹,所述弹簧夹可通过工作通道进入人体膀胱。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可视光纤镜在术后无需灭菌处理即可重复性使用,在不妨碍光纤产生手术视野的前提下,不会与人体组织有任何接触,因此能够符合一次性使用需求,成本价格低,不产生污染,便于连续手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经尿道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的便携式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输尿管狭窄、上尿路结石等的手术后,会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起到手术后扩张支撑和引流作用。一般1-3月左右于膀胱镜下异物钳拔出。异物钳的工作通道是在膀胱镜上(与膀胱镜是一体的),异物钳通过这个工作通道进入膀胱,从而抓取出输尿管支架管,而这种器械(膀胱镜和异物钳)是重复性使用的器械,每次使用完毕,需要做完整有效的消毒灭菌和无菌包装处理,而且该操作需在手术室或膀胱镜室完成,成本高,且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因为每次使用后,有消毒灭菌的要求,所以手术排期不能连续性进行,即一个膀胱镜短时期内只能使用一次,尤其在人满为患的大医院,患者可能需等镜隔日才能拔除,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连续手术操作的便携式可视光纤镜以及可视光纤镜套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经尿道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的便携式装置,包括可视光纤镜套管、套装于可视光纤镜套管内的可视光纤镜,所述光纤镜套管设有光纤镜通道和工作通道两个独立的通道,所述可视光纤镜设于光纤镜通道内,所述光纤镜通道的前端是盲端且透明密封可导光,所述工作通道的前端与输尿管镜的前端结构相同,所述工作通道内还设有弹簧夹,所述弹簧夹可通过工作通道进入人体膀胱。
进一步,所述工作通道的靠近入口的两侧设有灌注水出入口。
进一步,所述工作通道的弹簧夹进出口低于光纤镜通道的入口,弹簧夹的进出口处设有防水帽。
进一步,所述可视光纤镜包括相互连接的光棒和手柄,所述光棒的前端设有摄像头和LED灯,手柄末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用于显示摄像头拍摄图像的显示器。
进一步,所述光棒结构为圆柱形,所述光棒通过连接套套接在手柄上,所述连接套的侧面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光纤镜套管端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槽对应的活动卡扣。
进一步,所述手柄外表面设有防滑凸起及按键,可控制所述摄像头拍照录像。
进一步,所述手柄内部设有充电模块,其侧端设有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的充电接口。
本发明可实现可视光纤镜在术后无需灭菌处理即可重复性使用,在不妨碍光纤产生手术视野的前提下,不会与人体组织有任何接触,因此能够符合一次性使用需求,成本价格低,不产生污染,便于连续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可视光纤镜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视光纤镜套管的侧视图。
图中:1-可视光纤镜套管,11-光纤镜通道,111-光纤镜通道的前端,12-工作通道,121-工作通道的前端,122-弹簧夹,123-灌注水出入口,124-弹簧夹进出口,125-防水帽,2-可视光纤镜,21-光棒,22-手柄,221-防滑凸起及按键,222-充电模块,23-摄像头和LED灯,24-活动铰链,25-显示器,3-人体膀胱,4-输尿管支架,5-连接套,51-限位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雅常德医院,未经湘雅常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1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签印刷用无动力油墨混料工艺
- 下一篇:输液泵止液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