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混凝土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9672.0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峰;鲁海龙;吴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兴达商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输送 装置 运用 加工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一端开设入料口,另一端固设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罐体于靠近入料口一端固设有若干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罐体,所述罐体靠近出料管一端固设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罐体,排水管数量和进水管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排水管和罐体连接处固设有过滤网。本申请具有使罐体内的混凝土在水流的冲击下保持湿润,从而减缓混凝土凝结的时间,降低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出现初凝的概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混凝土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的凝结分成初凝和终凝;当混凝土刚开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终凝,现有的大型工地的混凝土需求比较大一般采用输送车至搅拌站或混凝土厂装载混凝土并输送至工地,路况不佳时混凝土输送时间较长容易导致混凝土初凝,混凝土进入初凝状态后其塑性逐渐下降,不易再浇筑成其他形状影响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初凝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一端开设入料口,另一端固设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罐体于靠近入料口一端固设有若干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罐体,所述罐体靠近出料管一端固设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罐体,排水管数量和进水管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排水管和罐体连接处固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从入料口送入罐体内,使混凝土存放于罐体内,并将安装架搬运至输送车上,通过输送车输送至工地,期间通过进水管对罐体内持续补水,并通过排水管配合过滤网将罐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使罐体内的混凝土在水流的冲击下保持湿润,从而减缓混凝土凝结的时间,降低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出现初凝的概率。
优选的,罐体上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电机于罐体开设入料口一端固设在罐体上,所述搅拌轴固设在搅拌电机的转轴上,搅拌轴插设于罐体内,所述搅拌叶片于罐体内固设于搅拌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使混凝土能够充分的和水进行接触,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湿润,降低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初凝的概率。
优选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在排水管中部,另一端连接在进水管中部,回流管连通进水管和排水管,回流管上设置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固设在罐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管的设置能使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回流管进入进水管重新输送至罐体内,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优选的,排水管于回流管背离罐体一侧设置有排水阀,所述进水管于回流管背离罐体一侧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回流管靠近进水管一侧设置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阀用于限制水流的排出罐体,进水阀限制水流进入罐体,同时在水流循环时能够防止水流在进水管内逆流,单向阀的设置能够防止进水管进水时,水流通过回流管朝向排水管流动。
优选的,罐体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转轴于罐体相连,驱动电机驱动罐体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转动设置能够通过罐体转动使竖直的罐体倾斜或水平放置,从而降低罐体的高度,以防在输送过程中罐体高度超过限高高度,撞击限高杆或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兴达商砼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兴达商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