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皮肤式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9145.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贝赛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00 | 分类号: | C09D5/00;C09D5/32;C09D5/23;C09K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摆动 绒毛 散热 涂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皮肤式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属于涂层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创新性的通过集热球来集中涂层本体从体系中吸收的热量,然后通过双效散热复合棒向外界传导,利用热胀包裹套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中,并对牵拉中跨气囊棒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整体“站立”起来,并基于磁吸作用迫使牵拉中跨气囊棒缓缓向外界漏气,一方面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软化”重新倒下,可以实现摆动动作改善积灰现象,并且可以加速涂层本体附近的空气流动,另一方面通过漏气这一过程从内部带走双效散热复合棒上的热量,显著提升涂层本体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仿皮肤式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
背景技术
涂层(coating)是涂料一次施涂所得到的固态连续膜,是为了防护,绝缘,装饰等目的,涂布于金属,织物,塑料等基体上的塑料薄层。涂料可以为气态、液态、固态,通常根据需要喷涂的基质决定涂料的种类和状态。
散热涂料是一种提高物体表面的散热效率,降低体系温度的特种涂料,散热涂料,是通过提高物体表面辐射效率(特别是提高红外辐射效率),增强物体散热性能。具有成本低,实施起来简单。辐射散热降温涂料直接施工到要散热降温的物体表面,辐射散热降温涂料能够以8-13.5μm红外波长向大气空间辐射物体上的热量,降低物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散热降温明显。涂料散热不受周围介质影响,涂料散热可以在真空环境中使用。涂料在起到辐射降温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自洁性、绝缘性、防腐性、防水性、抗酸碱等性能。
但是现有的散热涂层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积灰等问题造成散热效果下降,而仅仅依靠散热涂层自身进行散热,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皮肤式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它可以实现创新性的在涂层本体内镶嵌阵列分布的集热球,用来集中涂层本体从体系中吸收的热量,然后通过双效散热复合棒向外界传导,利用热胀包裹套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中,并对牵拉导热棒内的牵拉中跨气囊棒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整体“站立”起来,并基于磁吸作用迫使牵拉中跨气囊棒缓缓向外界漏气,一方面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软化”重新倒下,可以实现摆动动作改善积灰现象,并且可以加速涂层本体附近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漏气这一过程从内部带走双效散热复合棒上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加速空气流动,显著提升涂层本体的散热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仿皮肤式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包括涂层本体,所述涂层本体内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集热球,所述集热球为中空结构,所述集热球内连接有供气基球,所述供气基球与集热球内壁之间连接有热胀包裹套,所述供气基球上端连接有双效散热复合棒,且双效散热复合棒贯穿集热球并延伸至涂层本体外侧,所述双效散热复合棒远离集热球一端连接有磁性配重球,所述双效散热复合棒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基棒、牵拉导热棒和热交换导热棒,所述导热基棒与供气基球连接,所述牵拉导热棒镶嵌于集热球上,且牵拉导热棒横跨集热球内外两侧,所述热交换导热棒位于集热球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导热棒内镶嵌连接有同长的牵拉中跨气囊棒,所述导热基棒为管状结构并与供气基球相连通,利用热胀包裹套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中,并对牵拉导热棒内的牵拉中跨气囊棒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整体“站立”起来,提高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贝赛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贝赛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