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E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7923.1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林明;左晶;张恒;谢耀东;庄毅璇;黄鑫;肖海云;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8071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ebr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HE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生化反应区,包括至少一个缺氧池和混合槽,混合槽设置于缺氧池内,且混合槽用于接收污水并将污水导流至缺氧池;第二生化反应区,包括至少一个好氧池、固液分离单元和中心好氧单元,中心好氧单元位于好氧池的中部,固液分离单元位于中心好氧单元与好氧池的侧壁之间,缺氧池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好氧池的底部,中心好氧单元用于接收从好氧池的底部上升的泥水混合液并将泥水混合液导流至固液分离单元,进入固液分离单元的泥水混合液中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与清水分离,污泥在自重作用下自回流至好氧池的底部。污泥在自重作用下自回流入底部生化区,无需动力,运行能大大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HE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现行污水生化处理方法主要由好氧、兼氧和厌氧三大类组成,根据其特点发展衍生工艺有AO、A2O或氧化沟等,此类工艺利用微生物的同化分解转化作用将污染物去除,同时大量的泥状絮体需通过工艺后端设置的泥水分离单元进行固液分离,使得清水排出和污泥沉淀并回流。
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包括:(1)占地面积大;(2)设备单元和结构多,运行工况复杂,操作难度大;(3)泥水分离及污泥回流需额外动力,能耗高;(4)工艺污泥浓度低、活性差,抗冲击能力弱、处理效果不稳定。其中,在现有技术中,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会随着水流被冲到设备末端,造成前端的活性污泥含量较少,会影响净化效果,这时往往会采用具有动力的回流系统将末端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前端,这样会消耗更多的能耗,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拦截和回流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
(二)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HE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生化反应区,包括至少一个缺氧池和混合槽,所述混合槽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内,且所述混合槽用于接收污水并将污水导流至所述缺氧池;
第二生化反应区,包括至少一个好氧池、固液分离单元和中心好氧单元,所述中心好氧单元位于所述好氧池的中部,所述固液分离单元位于所述中心好氧单元与所述好氧池的侧壁之间,所述缺氧池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所述好氧池的底部,所述中心好氧单元用于接收从所述好氧池的底部上升的泥水混合液并将泥水混合液导流至所述固液分离单元,进入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泥水混合液中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与清水分离,污泥在自重作用下自回流至所述好氧池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挡流板和所述好氧池的侧壁之间,且所述挡流板位于所述导流板和所述集水槽之间,所述导流板、所述挡流板、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污泥回流板均沿着平行于所述好氧池的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板和所述挡流板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挡流板和所述好氧池的侧壁形成泥水分离区,所述污泥回流板固定于所述好氧池的侧壁并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槽用于将中心好氧单元流出的泥水混合液导流至泥水分离区中,所述集水槽用于收集并排出所述泥水分离区中形成的清水,所述污泥回流板用于收集并回流所述泥水分离区中形成的污泥。
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单元还包括导气板,所述导气板与所述导流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导气板与所述污泥回流板间隔形成回流缝隙,所述回流缝隙用于将泥水分离区中污泥在自重作用下回流至所述好氧池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导气板与所述污泥回流板在所述好氧池的底部的投影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顶端与所述好氧池的顶壁间隔设置形成导流口,所述挡流板的顶端与所述好氧池的顶壁平齐,所述导流板的底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挡流板的底端高度,所述导流口用于将所述中心好氧单元中的泥水混合液导流进所述导流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宽谱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燃料电池大功率DC-DC变换器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