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7271.1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唐涛;邹载文;温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亚美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L9/00;G01K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颗粒 浓度 检测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体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系统和方法,气体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抽气模组、气压检测模组、第一温度检测模组、控制模组。第一导气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导气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抽气模组与第一导气管连通,气压检测模组设置于第一导气管内,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也设置于第一导气管内。控制模组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抽气模组、气压检测模组和第一温度检测模组均信号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气体颗粒物检测装置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是对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其中包括对空气环境进行检测和治理。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有制造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其中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和分析是对空气进行针对性防污染的基础。目前主要是检测汽车尾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传统技术中,采用滤膜称重法和光散射法检测尾气中颗粒物的浓度。然而,采用滤膜称重法时,由于滤膜容易吸水,尾气中的水分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采用光散射法时,不会受到尾气中水分的影响,但是由于尾气中的颗粒物容易吸附于光源和光传感器上,会降低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体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阀门;
抽气模组,与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用于抽取待测气体进入所述第一导气管内;
气压检测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气管内,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气管内的所述待测气体的气压值,得到目标气压值;
第一温度检测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气管内,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气管内的所述待测气体的温度,得到目标温度值;
控制模组,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抽气模组、所述气压检测模组和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组均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控制所述第二阀门闭合,并控制所述抽气模组抽取所述待测气体进入所述第一导气管,以使所述待测气体充满所述第一导气管,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闭合,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气压值和所述目标温度值,确定所述待测气体的颗粒物浓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导气管,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一端连通;
加热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气管靠近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用于对流经所述加热模组的气体进行加热,且所述加热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值控制所述加热模组的工作,以使所述目标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温度检测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气管内,用于检测加热前气体的温度,得到初始温度值,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温度值和所述目标温度值,控制所述加热模组的工作,以使所述目标温度值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过滤模组,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连通,用于过滤所述待测气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颗粒物浓度检测系统,包括:
如上所述的气体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
服务器,与所述控制模组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亚美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亚美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膝、踝关节扫描的射频接收线圈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