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系统供暖的室温协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5909.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丁云;王俭;吴伟康;李资庭;陈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系 供暖 室温 协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统供暖的室温协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供暖装置的回水温度,并计算回水温度和虚拟室温的回温差值;获取供暖装置的供水温度,并计算供水温度和虚拟室温的供温差值;计算回温差值和供温差值的比值;将比值与设定比值比较,并根据控制算法,调节供暖装置的流速。所述虚拟室温为室内温度值,或接近室内温度的温度值。所述设定比值,可依据获取的室内温度值,按修正算法进行修正。所述室内温度值采用室温软测量技术获取。本发明可方便实现一个供热区域的室温协同控制;可不完全依托室内温度值、实现水系统供暖室温控制的可靠方法;可降低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提高控制设备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系统供暖的室温协同控制方法,涉及采用水系统供暖或供冷的室温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区域集中供暖或供冷系统中,无法及时有效获取室内温度,但需要室内温度协同控制的应用领域。本发明可内嵌在平衡热量表、控制阀、平衡阀等水系统供热信息终端设备中,也可应用于和这些供热信息终端设备有数据连接的监控计算机、数据处理设备中。
背景技术
水系统供暖是一种采用水作为热能输送介质的供暖或供冷系统,是目前建筑物供暖或供冷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冬季城镇区域供暖中大多采用水系统供暖。城镇区域供暖是一种区域性的大规模供暖系统,一个中心热源可以为众多的热用户提供供暖服务,中心热源通过供水管将高温水不断送入每个热用户室内供暖装置,如暖气片、地暖管、风机盘管等,和室内的空气热交换后成为低温水,再由回水管返回至中心热源,这样不断的循环达到热能输送的目的。中心热源是某个区域内的供暖热源,典型的如分布于一个住宅小区的热力站,热力站的供热管道连接着小区热用户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使得热能不断送入到小区内的每个热用户。
为了监控每个热用户的供暖状态,在进入室内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上通常安装有供热信息终端设备,如热量表、冷量表、平衡热量表、控制阀、通断阀、平衡阀等,用于测量每个热用户室内供暖装置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速,以及流速的控制等。供热信息终端是一种具有远程通讯接口的供暖信息采集和控制的智能设备,一般具有供水管和回水管的水温采集、水的流速采集等功能,同时具有水的流速控制、供热能耗计算等功能。供水温度是指进入热用户室内供暖装置的高温水的温度,由安装在供水管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回水温度是指流经室内供暖装置后的低温水的温度,由安装在回水管的温度传感器测量。流速是指流经室内供暖装置的水的流速,由安装在供水管或回水管的流速传感器测量。这些传感器一般集成在供热信息终端设备内,测量到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速等参数通常称为过程测量值。供热信息终端设备通常还包括有流量控制阀,如:平衡阀、通断阀、控制阀等,用于调节室内供暖装置的流速,从而控制室内供暖装置的热功率,达到调控室内温度的目的。供热信息终端设备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专用井道内,不需要进入热用户的室内进行安装,因此安装和维护都比较方便。
水系统供暖的室内温度控制,是通过调节室内供暖装置的供水温度或流速,从而改变室内供暖装置和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功率值来实现的。在城镇区域供暖中,采用统一的管道将热水输送到每栋楼,再分支到每个热用户,由于各个热用户之间管道和设备存在着差异性,使得进入每个热用户的流量是不均衡的,导致热用户间的室温差异较大,这种供暖方式既不舒适也不节能。因此,在城镇区域供暖系统中,需要采用流量均衡控制的方式,来解决各个住户之间的室温均衡问题。对于城镇区域供暖而言,热源提供给每个室内供暖装置的供水温度是基本统一的,因此就某个室内供暖装置而言,只能通过调整流速来调整室内的热功率值,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通常情况下会采用控制阀、通断阀、回温控制阀、流速控制阀等控制装置来实现流速的调整,这些装置往往集成在供热信息终端设备中。控制装置是指按某个控制指令要求,如某个过程测量值或者过程测量值的组合值作为控制指令要求,执行阀门自动调节,能实现室内供暖装置流速控制的装置。控制装置一般采用恒定流速控制,也可以采用阀门通和断交替方式的流速控制,还可以采用混合控制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