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盖板玻璃的上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4774.3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向;洪嘉乐;蔡奕玲;蔡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34 | 分类号: | B41M1/34;B41M3/06;B41M3/12;B41M7/00;B4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2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板 玻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3D盖板玻璃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盖板玻璃的上墨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盖板玻璃的大小、形状制作移印胶头;S2.根据所述盖板玻璃的大小、形状以及所述盖板玻璃的上墨区域制作移印钢板;S3.将所述移印胶头、所述移印钢板、装上油墨的油盅、所述玻璃盖板安装在移印机上;S4.启动所述移印机对所述玻璃盖板进行上墨。本发明使用移印上墨的方式对盖板玻璃上墨,改进了喷涂方案带来的溶剂挥发污染大和溶剂耗量大的缺陷,成本大幅降低,整体颜色效果均匀一致,可以精确管控油墨印刷的位置在±0.03毫米以内,油墨厚度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盖板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玻璃的上墨方法。
背景技术
3D盖板玻璃主要用于手机的玻璃盖壳,中框主要用于手机前面板和后盖中间衔接区域,和传统2.5D玻璃、陶瓷盖板和金属背板相比,3D玻璃可以使屏幕的显示面积增加,能防止眩光,具有强烈的立体感,更具美感和把握度,性能更加优越。3D玻璃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3C产品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仪表板和其他可穿戴产品的屏幕盖板和背板。随着5G时代以及手机玻璃全面屏的时代的来临,3D盖板玻璃与玻璃中框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
喷墨印刷技术是目前3D上墨最具前景的印刷技术之一。然而,由于喷墨印刷机极其复杂,其研发过程涉及机械平台OEM生产、硬件研发、样机组装、逻辑单元编写、软件开发和整机集成测试等,这使得喷墨印刷机的专业性强,开发周期长,需求变动大,测试工作难以细化等。因此,喷墨印刷机的研发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功,必须采取多期开发的形式逐步完成。再加上3D的新型产品,其印刷难度大,油墨厚度管控困难,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与日俱增,在3D产品表面油墨厚度达到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3D产品整体颜色效果均匀一致,方可达到客户的要求。此外,喷墨的三大缺点:溶剂挥发污染大、溶剂耗量多、设备及其维修费用昂贵一直为人诟病。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改进喷涂方案溶剂挥发污染大和溶剂耗量大的缺陷,并且成本大幅降低的3D盖板玻璃的上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玻璃的上墨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喷墨印刷技术给盖板玻璃上墨时,溶剂挥发污染大、溶剂耗量大,且成本较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玻璃的上墨方法,包括步骤:
S1. 根据盖板玻璃的大小、形状制作移印胶头;
S2. 根据所述盖板玻璃的大小、形状及上墨区域制作移印钢板;
S3. 将所述移印胶头、所述移印钢板、装上油墨的油盅、所述玻璃盖板安装在移印机上;
S4. 启动所述移印机对所述玻璃盖板进行上墨。
本基础方案使用移印上墨的方式对盖板玻璃上墨,通过胶头产生形变以承印的方式对盖板玻璃进行移印,可以精确管控油墨印刷的位置在±0.03毫米以内,油墨厚度控制在±0.002 毫米以内,改善了由于油墨具有流动性,传统喷墨方式油墨易在玻璃表面流动而产生油墨厚度变化,喷墨过程受环境洁净度问题较大而产生的油墨不均匀,上墨效果较差的问题。且本发明以承印的方式进行上墨,相对于喷涂方案(带来的溶剂挥发污染大和溶剂耗量大),耗剂量和油墨的挥发程度相对较小,能够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11. 根据盖板玻璃的大小、形状制作胶头模具;
S12. 将硅胶和硅油按第一预设比例配备,搅拌均匀;
S13. 静置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在所述硅胶、所述硅油的混合物里按第二预设比例加入烯烃类硬化剂并充分搅拌;
S14. 静置第二预设时间段后,将所述硅胶、所述硅油、所述硬化剂的混合物倒入所述胶头模具中;
S15. 盖上木板,静置第三预设时间段后对所述胶头模具脱模,得到移印胶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未经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