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械的非传动式自动换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4195.9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昂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40 | 分类号: | H02P1/40;H02K7/116;H02K7/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共创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4 | 代理人: | 苗浩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械 传动 自动 换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的非传动式自动换向结构,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使用的转轴换向主要通过接触器控制三相电机的转向进行旋转方向的转换,换向速度慢,不利于快速换向的问题。一种基于机械的非传动式自动换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从动轴架;所述从动轴架均为T型结构,两组从动轴架的顶部两侧之间旋转设置有两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换向齿轮,且换向齿轮均为锥齿轮,同侧换向齿轮齿面相对,通过设置有换向轴架和滑动齿条,为换向轴架提供了快速换向的功能,利用液压缸带动滑动齿条移动,可以通过滑动齿条啮合换向轴架的齿状结构将换向轴架的角度进行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械的非传动式自动换向结构。
背景技术
轴是穿在轴承中间或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但也有少部分是方型的。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也是目前主要使用的传动方式。
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0767759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电机中用于定位换向器与转轴的结构,包括转轴、铁芯、换向器本体,所述铁芯设有绕组,所述铁芯一侧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一侧设有换向器本体,所述转轴穿过铁芯、连接套和换向器本体,所述连接套内部顶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换向器本体一侧嵌入定位凹槽内,所述连接套底部靠近于转轴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设有减震柱,所述定位凹槽和固定块之间设有密封层,所述连接套靠近于换向器本体顶部两侧设有固定螺钉,通过定位凹槽便于换向器本体嵌入连接套内部,方便安装固定,不易分离,通过固定块和减震柱设计,在转轴转动过程中,减轻冲击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紧密固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但是,目前使用的转轴换向主要通过接触器控制三相电机的转向进行旋转方向的转换,换向速度慢,不利于快速换向,不能实现在机械运行的过程中对传动系统进行快速的换向,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的非传动式自动换向结构。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械的非传动式自动换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转轴换向主要通过接触器控制三相电机的转向进行旋转方向的转换,换向速度慢,不利于快速换向,不能实现在机械运行的过程中对传动系统进行快速的换向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械的非传动式自动换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从动轴架;所述从动轴架均为T型结构,两组从动轴架的顶部两侧之间旋转设置有两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换向齿轮,且换向齿轮均为锥齿轮,同侧换向齿轮齿面相对;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通过支架结构固定设置有架座;所述架座的中间底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架座的顶部中间固定设置有顶座;所述从动轴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活动轴架;所述底座的两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四组丝杠架;所述丝杠架还包括有丝杠;所述丝杠架的一侧均通过轴架结构旋转设置有丝杠。
优选的,所述顶座还包括有滑架;所述顶座的两侧底部与架座之间旋转设置有两组换向轴;所述顶座的前后侧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两组通槽结构,且通槽结构的上下侧内壁中间均一体式设置有三角形滑条结构。
优选的,所述换向轴均通过设置同径齿轮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换向轴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换向轴架;所述换向轴的顶部均穿过换向轴架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A,两组从动齿轮A啮合;所述换向轴架的顶部中间均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从动齿轮B,且从动齿轮B均与从动齿轮A啮合;所述换向轴架的外端顶部均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从动齿轮C,从动齿轮C均与从动齿轮B啮合;所述从动齿轮A,从动齿轮B和从动齿轮C的直径和齿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C的转轴底部均穿过换向轴架固定设置有传动锥齿轮,且传动锥齿轮均能够在换向轴架旋转后与同侧任意换向齿轮的齿面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昂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昂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