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变电站云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4148.4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程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272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电站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变电站云监控系统,包括布置于所述智能变电站目标区域内的多个远程现场交换终端。所述智能变电站包括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所述过程层包括与多个智能一次设备连接的多个远程终端单元;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边缘计算终端,所述多个边缘计算终端与所述多个远程现场交换终端通信,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所述站控层;所述站控层与远端云监控中心无线通信,并接收所述远端云监控中心的调度指令后,发送至所述间隔层;所述站控层还包括保护设备自动测试系统,所述保护设备自动测试系统接收所述多个远程终端单元采集的现场设备参数以及所述多个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结果,对所述间隔层以及所述过程层执行自动化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筑以及公共区域的基础设施增加,人们对我国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电网时代,即智能电网时代。
智能变电站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建设,智能化的继电保护装置等智能二次设备也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与传统保护装置相比,新的保护装置在结构、信息共享标准、传输方式以及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时也在实时性、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对继电保护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智能变电站采用IEC61850标准,对保护装置的功能、定值、接口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实现了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同时在数据的交互共享方面也提供了便利。
智能变电站的建造难度大、工程造价高,对其采取科学有效的运维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云计算实现了信息资源被最大程度地整合和共享,通过云计算建立起来的智能变电站信息中枢系统,为各种应用和信息服务建立了运行平台。在这个由大量异构的服务器、虚拟化的智能变电站数据中心组成的平台上,信息资源和计算机能力能被最大化地运用。
申请号为CN20191124979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物联的区域智能变电站调度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以变电站供电区域为例,包含有:智能变电站系统、车载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充电站管理系统、用户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该发明的特点在于,基于边缘物联,在数据采集终端采用边缘计算,根据配电网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策略,与智能变电站系统协同决策,主动预调节群体电动汽车车载空调设定温度实现有序充放电、主动预调节固定建筑房间空调设定温度实现用户有序用电。该发明创新地采用″云-边″协同的控制方法,在用户侧采用边缘计算,与智能变电站系统共同决策平抑变电站过载的调度方法;在现有有限传输带宽的基础上,差异化传输用户侧数据,减少传输时延,增强调度时效性。
申请号为CN20151087513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一种智能变电站云资源监控系统,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云监控管理模块连接数据存储模块,调取数据存储模块的数据进行监控管理,并对监控结果进行决策;WEB服务模块连接云监控管理模块,接收云监控管理模块发送的决策信息,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该技术方案提出面向用户的云资源监控解决方案,用户自定义监控请求,以用户请求驱动监控策略;面向用户的WEB服务端,便于用户随时随地的查看云资源运行状态,实现服务和应用级别的监控,满足用户服务质量的要求。
然而,当前智能变电站的监控系统都是封闭式一体化结构,系统扩张性不足;同时,业务环境缺乏弹性,数据通信无法共享,使得业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缺乏灵活性,信息整合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在获取数据判断有效性以及执行自动化测试和安全保护方面,还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