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2187.0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峰;鞠金山;李强;朱善璋;姚芮;董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4/10 | 分类号: | B29C64/10;B29C33/38;B29C70/34;B29C70/54;B33Y10/0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异形 复合材料 承力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依据所要制造的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设计芯模的三维图;对芯模的三维图进行处理,通过3D打印获得芯模;以芯模为模具制得到外模具;在芯模外表面逐层依次铺贴脱模布和预浸料;在外模具内表面铺贴脱模布;将芯模放置入外模具内,密封芯模和外模具;对芯模和外模具进行升温和保温,待预浸料完全固化后,获得含有芯模的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将含有芯模的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浸泡于水溶液中,取出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并烘干;本发明实现了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的整体成型,解决了此类复合材料构件无法整体成型的难点,同时优化了制造工序,克服其脱模困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力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与金属相比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力学性能可设计性、易于整体成型加工以及隐身等优良特性,在航空结构上的应用取得了突出的减重效果和综合性能。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应用已从次承力结构逐渐发展到了主承力结构上。复合材料零部件在制造时,需要借助模具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保证熔融的高分子树脂在纤维之间充分流动填充,并在模具的辅助下冷却固化成形,最终脱去模具得到最后的产品。
因此,对于异形薄壁的复合材料承力管存在着模具制造困难、脱模不易、产品易损伤的缺点,并且采用常规方法无法整体成型造成其工序复杂、结构缺陷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S1,依据所要制造的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设计芯模的三维图;
S2,对所述芯模的三维图进行处理,通过3D打印获得所述芯模;
S3,所述芯模为模具制得到外模具;
S4,在所述芯模外表面逐层依次铺贴脱模布和预浸料;
S5,在所述外模具内表面铺贴脱模布;
S6,将所述芯模放置入所述外模具内,将所述芯模和所述外模具密封包裹并预留真空导入口;
S7,对所述芯模和所述外模具进行升温和保温,待所述预浸料完全固化后,开始降温,在降温过程中保持真空压力,移除所述外模具获得含有所述芯模的所述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
S8,将含有所述芯模的所述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浸泡于水溶液中;
S9,所述芯模完全溶解后,取出所述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并烘干。
较佳的,通过设置铺设层实现所述芯模和所述外模具的密封包裹,所述铺设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透气毡、隔离膜和真空袋膜。
较佳的,所述芯模所用的材料为可水溶解并且能够在高于130℃时熔融流动的高分子材料。
较佳的,所述芯模的材料为聚乙烯醇。
较佳的,所述预浸料的材料为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碳纤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3D打印技术与复合材料成型方法结合,以可水溶的高分子材料为模具材料,通过3D打印出可水溶解的芯模,并在芯模表面翻制外模具,通过外模具和芯模组合,采取复合材料常规的成型及铺层方法,完成复合材料承力管的铺层,实现了薄壁异形复合材料承力管的整体成型,解决了此类复合材料构件无法整体成型的难点,同时优化了制造工序,克服其脱模困难,另外一方面,采用可膨胀的芯模材料,承力管在固化时高分子树脂受到膨胀挤压,获得的产品其纤维致密度也得到大幅提升,力学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2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