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1256.6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昌;杨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雄昌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林秀香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道 堵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包括外套管、滑动轴和手柄轴,所述滑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伞,且滑动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伞,所述滑动轴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手柄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手柄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手柄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环,且手柄环位于限位块一侧,所述滑动轴和手柄轴一侧套接有内套管。本发明利用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成伞状堵漏设备分别置于胆囊和消化道内,随着置入材料在人体内缓慢吸收,窦道也随之逐渐缩小,愈合,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消化内镜已经由单一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诊断工具变成诊断与治疗并举的重要设备和技术,尤其是新NOTES技术的应用,使部分无条件开腹或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疾病如胆结石、胆囊息肉可以通过消化道内镜得以治疗,大大减轻患者的手术损伤和经济负担,但该类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支架拔出后穿刺道缺损造成胆漏,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现有的胃肠道用堵漏装置,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堵漏效果差,影响患者后期的恢复和健康,综上,现有的胃肠道用堵漏装置大多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包括外套管、滑动轴和手柄轴,所述滑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伞,且滑动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伞。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滑动轴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手柄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手柄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手柄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环,且手柄环位于限位块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滑动轴和手柄轴一侧套接有内套管。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滑动轴、手柄轴和内套管一侧与外套管形成套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利用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成伞状堵漏设备分别置于胆囊和消化道内,随着置入材料在人体内缓慢吸收,窦道也随之逐渐缩小,愈合。
2.本发明通过第一固定伞堵住胆囊避免胆汁外渗,通过第二固定伞堵住胃防止胃液渗漏,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满足了医疗行业的需求。
3.本发明通过螺杆、螺纹孔和手柄环的配合设置,使得医疗人员可以轻松将手柄轴和内套管抽出人体,达到医疗需求,有利于对患者的医护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胃肠道用堵漏装置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管;2、滑动轴;3、第一固定伞;4、第二固定伞;5、内套管;6、手柄轴;7、螺杆;8、螺纹孔;9、限位块;10、手柄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雄昌,未经刘雄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1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体及制冷装置
- 下一篇:洗碗机的控制方法、洗碗机的软水档位调节装置和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