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通设施维保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8953.6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高万宝;邹娇;解寅萍;张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革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30 | 分类号: | G06Q50/3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交通设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通设施维保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5G网络平台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定位、采集各个单元的参数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打包处理传输;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储存和运算,通过逻辑判断处理形成可读数据写成数据接口;客户端通过数据处理模块提供的数据接口调用接口查看数据和提交数据。本发明可以对交通设备实时监控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维修保养时机,使得人们对交通设施的运行状况更加有把握,增强了设备维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维保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通设施维保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修工作的发展过程也应当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发展不断地细化分工、完善的过程。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种类复杂,专业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涉及专业众多,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营的安全可靠程度,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维护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种类的设施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维保方案,应作出恰当选择。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保模式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事后维修一般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维修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设备部件的寿命,但是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有所降低。预防维修通过计算设备维修周期和其他各种预防性措施,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但是预防维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1)不恰当的设备维修周期与维修次数的确定会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益;(2)尽管确定了维修周期,但在周期间隔设备仍存在发生随机事故的可能,预防维修并不能杜绝所有事故隐患。因此,亟需一种维保系统以满足轨道交通设备的保养维护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通设施维保系统,可以对交通设备实时监控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维修保养时机,使得人们对交通设施的运行状况更加有把握,增强了设备维修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通设施维保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5G网络平台和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定位、采集各个单元的参数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打包处理传输;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储存和运算,通过逻辑判断处理形成可读数据写成数据接口;
客户端通过数据处理模块提供的数据接口调用接口查看数据和提交数据。
进一步优选地,客户端包括设备监控模块、故障报警模块、保养提醒模块和维保记录模块。
进一步优选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服务器、数据库、逻辑处理模块和数据接口。
进一步优选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服务器进行数据解析、存储各种基础数据,再根据基础数据做运算处理、数据再存储,再做逻辑判断处理形成可读数据写成数据接口提供给客户端,客户端调用接口查看数据和提交数据进一步优选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单片机、存储器、CAN总线和5G模块。
进一步优选地,数据采集模块对各个单元的参数数据采集,其是通过单片机控制CAN总线多路转换开关并采用定时循环方式采集各传感器的参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后,通过4g的TCP/I P协议栈打包处理,再由5G模块将数据传输到5G网络。
进一步优选地,CAN总线以32位ARM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包括交通设备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辅助系统的采集单元,采集单元通过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革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革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