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感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189.0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詹育瑄;邓为光;姚柏菘;粟野良市;土屋匡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4 | 分类号: | G01D5/14;G01D1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感测装置,包括一固定部、一可动部、一感测模块以及一隔磁元件。可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运动,且感测模块用以感测可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运动。隔磁元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固定部和可动部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感测装置。更具体地来说,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隔磁元件的运动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编码器是将旋转位置或旋转量转换成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机电装置。旋转编码器用在许多需要精确旋转位置及速度的场合,如工业控制、机器人技术、摄影镜头、电脑输入装置(例如鼠标及轨迹球)等。
然而,在编码器需小型化的状况下,一般的编码器在运作或储存上会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始成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感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公知的问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感测装置,包括一固定部、一可动部、一感测模块以及一隔磁元件。可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运动,且感测模块用以感测可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运动。隔磁元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固定部和可动部之间。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可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绕一旋转轴运动,且感测模块包括一磁性元件、一磁性感测元件、一电路组件以及一引线组件。磁性感测元件具有面对磁性元件的一感测表面,且包括一磁阻感测元件。电路组件电性连接磁性感测元件。引线组件电性连接电路组件。磁性元件和磁性感测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或小于1毫米。隔磁元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磁性元件和磁性感测元件之间。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隔磁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且沿着磁性元件和磁性感测元件的排列方向观察时,隔磁元件的尺寸大于磁性感测元件的尺寸。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隔磁元件包括一隔磁层和一第一基板。隔磁层具有导磁性材质,且第一基板设置于隔磁层上。隔磁层具有金属材质且具有可挠性。第一基板具有非金属材质且具有可挠性。隔磁层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一基板的杨氏模数。第一基板设置于隔磁层和磁性感测元件之间。第一基板的厚度大于隔磁层的厚度。第一基板的厚度为隔磁层的厚度的一百倍以上。沿着隔磁元件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第一基板的最大尺寸大于隔磁层的最大尺寸。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隔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二基板,设置于隔磁层上。第二基板具有非金属材质且具有可挠性。隔磁层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二基板的杨氏模数。隔磁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固定部包括一开口,且隔磁元件包括一握持部,其中握持部自开口显露。开口具有一圆弧结构,且圆弧结构形成于固定部的一侧壁上。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电路组件大致具有板状圆形结构,且具有一切削侧面,其中切削侧面沿一直线延伸,且隔磁元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切削侧面和侧壁之间。握持部和引线组件皆穿过开口。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开口具有一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一第一限位表面和一第二限位表面,第一限位表面和第二限位表面皆面朝隔磁元件。第一限位表面和第二限位表面面朝不同方向。第一限位表面和第二限位表面相互平行。第一限位表面和第二限位表面沿着一方向排列,且所述方向垂直于隔磁元件的厚度方向。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运动感测装置还包括一导引组件,用以导引并定位隔磁元件。导引组件设置于固定部上。导引组件设置于电路组件上。导引组件和隔磁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磁性感测元件和隔磁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