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秸秆还田的压缩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6686.9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奉念城机电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3/00 | 分类号: | A01D43/00;A01D43/08;A01D57/20;A01D57/22;A01D5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秸秆 还田 压缩 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促进秸秆还田的压缩构件,其包括落地的行进托架、设置于行进托架上的收割机构,输送机构一、输送机构二以及输送机构三,输送机构一的输入端与收割机构相连接、输出端与输送机构二的输入端相连接,输送机构三的输入端与输送机构二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粉碎机构相连接,输送机构一用于对秸秆进行输送挤压成捆,输送机构二用于对秸秆进行输送拨动推到横置,输送机构三用于将捆状的秸秆压紧并且缓慢输送至粉碎机构内;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可靠,可在田地里自由行进对站立于田地里的秸秆进行自动收割,可对收割后对秸秆进行压缩后,自动输送至粉碎机构内进行粉碎处理,大大提升了秸秆还田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促进秸秆还田的压缩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秸秆粉碎装置,其主要结构是由动力装置与滚刀,由动力装置驱动滚刀进行高速转动,将扎捆后的秸秆投放至粉碎箱内,高速转动的滚刀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由粉碎箱直接排出至田地里。其缺点在于:1、无法对站立于田地里的秸秆进行自动收割粉碎,需要人工辅助将秸秆投放至粉碎箱内进行粉碎处理,大大降低了粉碎还田的效率,增加农民的劳动强度;2、传统的粉碎机不具备行进功能,只能定点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导致排出的秸秆碎屑堆积,不利于泥土对秸秆碎屑进行溶解。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在田地里自由行进、大大提升秸秆粉碎效率的秸秆粉碎用自动收割输送压缩构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田地里自由行进、大大提升秸秆粉碎效率的秸秆粉碎用自动收割输送压缩构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促进秸秆还田的压缩构件,其包括落地的行进托架(100)、设置于行进托架(100)上的收割机构(200),输送机构一(310)、输送机构二(320)以及输送机构三(330),输送机构一(310)的输入端与收割机构(200)相连接、输出端与输送机构二(320)的输入端相连接,输送机构三(330)的输入端与输送机构二(320)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粉碎机构(400)相连接,收割机构(200)收割后的秸秆将依次经过输送机构一(310)、输送机构二(320)、输送机构三(330)进入至粉碎机构(400)内,输送机构一(310)用于对秸秆进行输送挤压成捆,输送机构二(320)用于对秸秆进行输送拨动推到横置,输送机构三(330)用于将捆状的秸秆压紧并且缓慢输送至粉碎机构(400)内;
所述的行进托架(100)包括位于其行进前端的安装架一(101)、位于其后端的安装架二(102),安装架一(101)与安装架二(102)固定连接且离地布置,安装架二(102)沿其行进方向的末尾部固定设置有向上布置的立柱(103)且立柱(103)向后倾斜布置,立柱(103)的倾斜角度为75°至85°,立柱(103)靠近其顶端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圆柱形的把手(104)且把手(104)用于农民的双手握持,立柱(103)的顶端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05)且控制面板(105)用于控制动力驱动装置(500)的运行,安装架二(102)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落地的轱辘(106)且轱辘(106)的轴向垂直于安装架二(102)的行进方向,安装架一(10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轴向平行于轱辘(106)轴向的圆柱形滚轮(107),初始状态下轱辘(106)与滚轮(107)均落地布置,工作状态下农民下压把手(104)使滚轮(107)向上翘起并且由轱辘(106)支撑滚动行进。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收割机构(200)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一(101)前端的旋转轴(201)、同轴固定套接于旋转轴(201)上的圆形锯齿状切割片(202),安装架一(101)的前端设置成三角形形状并且该处形成的三角形的其中一边角沿其行进方向布置,旋转轴(201)转动设置于该三角形沿其行进方向的边角处,切割片(202)位于安装架一(101)的上端面上,旋转轴(201)可接受动力驱动装置(500)的驱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奉念城机电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奉念城机电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陶瓷闸阀
- 下一篇:一种高粱籽粒糯性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