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5382.0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1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祝琳;张彦;吕雪;梅雪娜;王志杰;张乐陶;郑可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4 | 分类号: | B01J31/04;B01J31/26;B01J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赵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咯 氧化 复合 纳米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首先制备金纳米颗粒,将带负电的金胶体溶液与L‑精氨酸和硝酸铈混合,L‑精氨酸的胍基、羧基分别连接金及Ce3+,加热条件下获得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二者互相掺杂后可提高二氧化铈的催化能力及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利用原位聚合法在二氧化铈表面修饰聚吡咯,增加材料导电性、吸收可见光的范围。本发明所述的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稳定性好,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较宽,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属于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催化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光催化剂的效率和稳定性是影响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二氧化铈是一种重要的n型宽带隙半导体,由于其具有丰富的氧空位、储氧能力高、化学/光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被用作光催化剂,己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分解水产氢和有机合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二氧化铈的带隙能量较宽,只能利用紫外光区的能量,限制了二氧化铈催化剂的发展。目前,通过利用具有等离子体特性的金纳米颗粒与宽带隙半导体二氧化铈复合,有利于核壳纳米晶面间进行电荷转移,从而实现二氧化铈对可见光的吸收。
另外,金纳米颗粒作为已被广泛利用的催化剂,易团聚失活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氧化铈可作为金纳米颗粒的载体,在半导体材料上实现超小尺寸的金异质结构。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结构可以提高金纳米材料的稳定、分散性,有利于电子-空穴对分离,且二者间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催化性能。
目前,聚吡咯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其具有带隙小、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好、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不仅有益于电荷传递、电子-空穴对分离,而且基于Π电子共轭体系,聚吡咯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因此,结合二氧化铈、金纳米颗粒、聚吡咯的综合优势,制备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此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更好满足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 将还原剂溶液与氯金酸溶液混合,获得金胶体溶液;
(2) 将0.085 g的L-精氨酸加入10 mL超纯水中,超声混匀得到L-精氨酸溶液;
(3) 将0.0035 g硝酸铈溶解在20~40 mL体积分数5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1~5mL已制备的金胶体溶液,在室温下将10 mL已准备好的L-精氨酸溶液逐滴加入其中;此混合溶液在磁力搅拌作用下于80 ℃加热反应2~4小时后,以12000转/分钟转速条件下离心15分钟,去除上清液,随后用丙酮洗涤数次,得到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颗粒;
(4) 称取500 mg已制备的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颗粒分散于10 mL超纯水中,快速加入50 μL吡咯,磁力搅拌30分钟后将10 mL的10 mg/mL的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持续搅拌12小时,继续室温静置8小时后,以10000转/分钟转速下离心15分钟,去除上清液,用乙醇和超纯水洗涤数次,于60 ℃烘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金胶体溶液所用还原剂为柠檬酸钠或硼氢化钠或L-甲硫氨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粒径约为50 nm,比表面积大可以暴露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
2. 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结合三种材料优异的催化性能,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对可见光吸收范围宽,有效增强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极大地提高金纳米颗粒及二氧化铈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