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矿的水雾降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4628.2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永华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华翠 |
主分类号: | E01H3/02 | 分类号: | E01H3/02;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周翠娟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水雾 降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的水雾降尘装置,包括壳体、支杆、行走轮、固定杆、导向壳、收集壳、固定架、电机、扇叶、竖杆、横杆、第一限位杆、限位板、第二限位杆、安装板、第一分水管、第二输水管、竖板、第二分水管、斜管、横管、喷嘴、传动杆、水箱、高压水泵、五通管、第一输水管、安装杆、顶板、遮尘帘、底板和储污壳。位于壳体上的抽风降尘机构可以将装置周围空气中带有灰尘的水雾水滴吸入壳体内部的储污壳中,即加速了整个水雾降尘的过程,特别适用于煤框中需要快速降尘的区域,通过一次降尘机构和二次降尘机构对待降尘的空间进行全方位降尘,降尘面积较大,同时两个降尘机构成高低梯度分布,提升了空间中水雾的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尘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煤矿的水雾降尘装置,属于煤矿降尘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粉尘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物质细微颗粒的总称,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做浮尘,也称浮游粉尘;因自重而降落在物体(如设备、物料)和巷道周边上的粉尘叫做落尘,也称沉积粉尘,浮游粉尘随人的呼吸进入人体呼吸器官,其中较大的尘粒被阻留在呼吸道内易于被排出体外,而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大部都能进入人体肺部而引发各类尘肺病,一般把这样的粉尘叫做呼吸性粉尘,把悬浮在空气中的含各种粒径的粉尘叫做全尘。长期过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叫做煤肺病;长期过量吸入含结晶型游历二氧化硅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叫做硅肺病。
所以为了保证在煤矿上作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煤矿都会安装用于降尘的设备,其中水雾降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水雾降尘是将水加压由喷头喷出形成水雾,水雾形成后弥散至空气中,水雾在空气中与浮尘接触融合,形成较大的水滴后落下,实现降尘功能,但是传统的水雾降尘设备降尘范围有限,同时需要考靠水雾和水滴在重力下自然下落,效率较低,当某个区域需要快速降尘时,传统设备难以满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煤矿的水雾降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煤矿的水雾降尘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煤矿的水雾降尘装置,包括四方体结构的壳体以及固接在壳体底部端面的四个支杆,其中两个所述支杆为一组均固接至一个传动杆上,所述传动杆的两端连接行走轮,所述壳体顶部的四个边上均固接有一次降尘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端面上固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安装杆,且四个安装杆顶端固接顶板,所述顶板上固接多个二次降尘机构,所述壳体表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侧壁上固接有抽风降尘机构,所述顶板的四个侧壁上均固接有遮尘帘,所述遮尘帘底端延伸至收集壳的顶部,且遮尘帘底端固接有配重块;
所述一次降尘机构包括框架结构以及喷水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底板、竖杆、横杆、第一限位杆、限位板、第二限位杆以及安装板,所述喷水结构包括水箱、高压水泵、五通管、第一输水管、第一分水管、横管以及喷嘴。
优选的,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接在壳体顶部表面,所述底板上固接竖杆,所述竖杆顶部上固接横杆,且横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横杆的末端固接第一分水管,所述第一分水管表面固接安装板,所述横杆上套接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外侧壁上固接第二限位杆的一端,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固接在安装板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水箱固接在壳体内腔底部侧壁上,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加水管,水箱的内腔底部侧壁上固接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出端上固接出水管,且出水管的末端固接至五通管的其中一个端口,所述五通管的另外四个端口分别固接一个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末端延伸至其中一个横杆内腔中,且所述第一输水管的末端贯穿横杆内腔连通至第一分水管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水管通过多个细管分别连接至多个横管,所述细管与横管一一对应,多个横管均固接在安装板上,每个横管上均固接多个均匀分布的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华翠,未经永华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