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植物基凝胶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3864.2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知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2 | 分类号: | A61K36/72;A61K9/06;A61K47/32;A61P17/00;A61P17/04;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性皮炎 植物 凝胶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药物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植物基凝胶及其制造工艺。一种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植物基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物质:王不留行3‑10%、光叶海桐1‑5%、荷叶5‑8%、苦参2‑3%、丹参2‑3%、枳椇子2‑8%、积雪草3‑5%、桑叶3‑5%、槐花2‑5%、薄荷1‑2%、百里香1‑2%、卡波姆0.2‑1%、三乙醇胺0.2‑1%、去离子水为剩余。本发明对顽固性神经性皮炎有修复作用,其主要成分为植物基,对皮肤无刺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药物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植物基凝胶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
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皮损分布广泛,甚至泛发于全身者,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H1抗组胺制剂口服/注射/外用或口服/注射/外用糖皮质类激素。以上两种手段在短期内可迅速减轻瘙痒感觉,但愈后极易复发,且易引发起药物依赖及药物性皮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植物基凝胶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植物基凝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物质:
一种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植物基凝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王不留行,光叶海桐,荷叶,苦参,丹参,枳椇子,积雪草,桑叶,槐花,薄荷,清水洗净后沥干,真空加热干燥脱水至含水量小于1%,超微粉碎至550-650目,放入煮沸的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浸润2-4小时,复热至95-100℃,浸润1-2小时,进行过滤获得滤渣和滤液;
(2)将步骤(1)中获得的滤液膜式干燥获得浓缩浸膏备用;
(3)称取卡波姆放入剩余的去离子水中,50~60℃下高速均质10~20min后加入三乙醇胺充分搅拌,常温冷却后获得卡波姆凝胶;
(4)将浓缩浸膏和卡波姆凝胶进行搅拌混合并进行乳化加热30-40min,自然冷却获得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转速为25-30转/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均质转速为2500~4000转/分,乳化加热温度为50~60℃。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搅拌转速为250~450转/分,乳化加热温度为50~6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以治疗神经性皮炎,其主要成分全部为植物基,对皮肤无刺激;
(2)本发明对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治愈后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知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知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3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