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生产用的反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72918.3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唐夏明;赵磊;纪尚超;吴利荣;李寿伟;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2;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生产 反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生产用的反应系统,包括混合搅拌釜、上料装置、预聚体管式反应器、反应釜、充氮装置、高粘度泵和成品罐;所述混合搅拌釜、上料装置、预聚体管式反应器、反应釜和成品罐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所述预聚体管式反应器与反应釜之间的管路上,以及所述反应釜与成品罐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高粘度泵;所述反应釜与充氮装置相连通。本发明的聚氨酯生产用的反应系统整体结构相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聚氨酯的连续生产,是一种中小型的可连续生产的设备,可很好地将混料、上料、预聚、聚合、出料和存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聚氨酯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能够有效保证生产制得的聚氨酯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生产用的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
聚氨酯主要原料包括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目前都已成为国际化商品。这些原料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都很复杂。
聚氨酯树脂一般是由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等含有活性氢原子和基团反应而成,两者之间的反应为溶液之间的反应,反应釜中能够充分的搅拌均匀对其反应的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现有的工业用反应釜,在实际的生产中一般都设置搅拌装置,但是在搅拌中会产生涡流,使反应物的混合方向相同,造成对反应物的混合程度不充分,反应速度慢;申请号为CN209680089U发明中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的搅拌反应釜,其中包括釜体、进料口、出料口、支撑脚,釜体的外围设有保温夹套,釜体内为一空腔,釜体的顶部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和与搅拌电机相连的搅拌轴;搅拌轴上从上到下依此设有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第一搅拌叶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搅拌叶片的数量为一个,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反应釜具有物料混合均匀度好、釜底不容易积料、混合效率高、不易粘壁等优势,而其搅拌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搅拌装置通过竖直方向进行旋转搅拌,液体由于重力和惯性的影响导致液体跟随搅拌装置整体旋转,从而导致液体之间的反应不充分,从而影响聚氨酯生产的质量,有一定的不便。
在聚氨酯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上料,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9934543U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漆生产用的上料装置,该装置通过抽料泵将原料排入搅拌桶内实现上料,但这种上料装置不能根据不同搅拌桶的高度对上料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且聚氨酯的耐热性较差,在原料上料时,没有对原料进行降温处理,由于温度会影响原料的化学性质,如果不对原料的温度进行控制,可能会影响生产质量。
公开号为CN205953901U的聚氨酯树脂生产装置中的搅拌混合器与旋流反应器均为传统的部件,由于分为两个加工步骤,因此占地空间大,且难以提升混合与反应的效率。
聚氨酯树脂一般是由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等含有活性氢原子和基团反应而成,两者之间的反应为溶液之间的反应,反应釜中能够充分的搅拌均匀对其反应的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现有的工业用反应釜,在实际的生产中一般都设置搅拌装置,但是在搅拌中会产生涡流,使反应物的混合方向相同,造成对反应物的混合程度不充分,反应速度慢。为了提高反应物的混合程度,申请号为201822249662.9的发明中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反应釜,包括釜体、进料口、出料口,釜体的顶部设有主搅拌机构,釜体的底部设有辅搅拌机构;主搅拌机构包括主搅拌电机、传动机构、第一主搅拌轴和第二主搅拌轴,的第一主搅拌轴和第二主搅拌轴上均设有主搅拌叶片;辅搅拌机构包括辅搅拌电机、辅搅拌轴和辅搅拌叶片;的主搅拌机构和辅搅拌机构可分别独立运行,反应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反应釜的釜体内,开启主搅拌机构和辅搅拌机构,反应物料随着第一主搅拌轴、第二主搅拌轴以及辅搅拌轴一起旋转混合;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聚氨酯反应釜其搅拌结构过于繁琐,不便于维护,且其不能解决罐体底端的物料附着和罐体内部的压力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防盗网卡扣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肥猪新常肽及其加工工艺





